财政的钱包见了底,市场的漏洞堵不上,车企的算盘落了空。
当郑州的张先生兴冲冲走进4S店,却被告知“补贴暂停”时,他手里的旧车钥匙突然重如千斤——8天,只差8天,他就能省下1.5万元。
而千里之外的新疆某二手车行,一辆里程表显示“0公里”的崭新电动车,正以“准新车”身份等待过户,背后是商家与黄牛心照不宣的微笑。
看到不少网友讨论:早该取消补贴了,有些车企就靠补贴活着呢!
暂停潮:不是终点,而是财政的“紧急避险”
6月的车市本该是淡季,却因一场全国性的补贴暂停风暴而显得沸腾。
河南打头阵:郑州、洛阳、许昌三城,补贴系统在6月12日至18日相继关闭,消费者狂奔补材料,销售顾问电话被打爆;
西北跟紧:新疆公告“6月15日24点截止”,沈阳宣布“6月30日暂停”,甘肃酒泉早在5月就已弹尽粮绝;
南方告急:重庆首批21.5亿资金烧光,江苏、广东部分车型补贴额度“亮红灯”。
谁在“薅羊毛”?“零公里二手车”的黑色幽默
暂停的导火索,可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策套利游戏”。
荒诞的“新车变旧车”:
4S店将未上牌的新车过户给员工或关联公司,摇身变为“二手准新车”;
消费者以“置换”名义购入,既拿1.5万国补,又避开车企限价政策;
最终车辆以“九折新车”流入市场,财政资金成了商家利润。
听说:“有人专收‘0公里’车,一套操作净赚8000元。”
还有一些商家截胡,某品牌原优惠2万,国补出台后终端降价缩至5000元,消费者以为“补贴1.5万=占便宜”,实则反亏1万。
断奶之后:车企的生死竞速与消费者的两难
补贴暂停撕开了行业的遮羞布。
车企的“裸泳时刻”到了, 某些车企宣布涨价4000-8000元,成本压力无处转嫁;
小鹏、零跑咬牙“兜底补贴”,用三个月缓冲期赌现金流不断裂;
特斯拉、奔驰反其道降价5%,高端市场收割份额。
一位供应链高管叹息:“电池成本占车价40%,没补贴,二线品牌活不过明年。”
等等党不知作何选择,继续等呢,还是现在就下手呢?
结语
13年前,新能源补贴将襁褓中的产业扶上马;13年后,“断奶”倒逼出真正的生存法则。
对车企,没有补贴的竞争力才是肌肉——特斯拉毛利率18%靠的不是政策;
对政府,好政策需配“铁手腕”——漏洞不堵,再多的钱也会被蛀空;
对消费者,别为羊毛买不需要的车——省下的钱,抵不过买错车的代价。
当潮水退去,裸泳者终将现形,而真正的航海者,早已学会造自己的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