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小区门口的烧饼摊,蒸汽跟人声杠上了,楼下老李正给车打气,嘴里骂骂咧咧,说隔壁家买的那新款车比他家还新,转头就听见楼上传来微信语音,谁家亲戚花了几十万刚抢的新车,结果上市五天前夜,又出新花样,问界M7二十六款开小订倒计时,气得他家表弟一夜没睡好,边上大妈说这事气人,这坑她闺女也能踩
赛力斯早盘股价冲得飞快,K线一根大阳线直接扎穿五根线,街上炒股群都刷屏了,说这不是要飞就是要跪,开盘一百三十二块,六十天均线卡在一百三十一点八七,老股民都盯着这数字,真就像彩票开奖,上午还说主力要花几天慢慢上,下午股吧直接炸开锅,老王说今儿收盘站三十天线上没跑,钉钉群都在问明天能不能继续刚
往年问界M7还没这么火,搞车那帮人图个新鲜,谁家小区里停上一辆,亲戚朋友都要围一圈拍照,去年上市那轮炒作没今天这么猛,鸿蒙智行这回把压轴戏留给问界,路试视频到处飞,网友一边刷一边喊“爆款预定”,朋友圈里车评人都在吹颜值,微博底下全是彩虹屁,街拍那灯一亮,全网说有识别度,这年头,不好看的车压根没人理
黑色配色成了新宠,老炮儿们说沉稳大气,年轻人觉得屁股比BBA还好看,宝马奔驰那一代人有点坐不住,评论区全在拉踩,网友一边刷一边@一个女司机,摄影师拍图直接带货,车圈女博主下场,答疑解惑,谁家媳妇想买红色,谁家孩子想要白色,博主一句话,车友群全都沸腾了,问界M7这波热度,车圈都说是爆款中的爆款
有人说前脸那俩小蓝灯像猪鼻孔,女司机直接怼回去,说这设计不丑,网友一通点赞,车友们一边吐槽一边种草,这车内外设计让人服气,评论区挂满了“实用”“有范儿”,新老粉丝吵成一锅粥,去年那些说丑的,今年都快打脸了
静态视频定在二十九号发,二十五号小订开闸,网友都盯着日历数日子,等着订车,等着涨价,车友圈私下问“要不要赌一把”,订车的用户心里发毛,怕买贵了,潜在用户盯着看,怕错过早鸟,换代节奏被网友扒得一清二楚,谁抢得快谁吃肉,谁慢一步只能看热闹,摄影师和车友合照刷屏,黑白武士、珊瑚红抢眼程度直接拉满,照片一发,车圈小姐姐都说“太有范儿了”,还有更夸张的配色等着上场
街拍和静态展示齐飞,大家伙都说这次问界M7不输老外高端豪车,国产中高端车崛起这事,五年前根本没人信,去年还在为合资车打广告,今年直接变天,车商朋友圈都在转,国产车撑门面的时代真来了,二十六款上市倒计时五天,经销商电话被打爆,朋友圈全是抢车的信息,谁家亲戚不是想赶热潮,再不出手就怕没货
股市里三只票被拉出来溜,北汽蓝谷、赛力斯、江淮汽车全挂涨停,雪球专栏里分析师一边喊风险一边暗戳戳带货,老股民看着K线图直犯嘀咕,短线客一边冲一边割韭菜,盘中涨停价一会儿就被大单砸尘土飞扬,股民群里有人喊着“今天砸明天涨”,有人反手就割肉,满屏都是“风险自负”四个字,谁都知道,这不是稳赚的活儿,但架不住人多钱多
这两年买车套路越来越多,早些年谁买车,靠的就是一口价,砍价全靠烟酒茶叶,销售顾问跟你称兄道弟,试驾还能送点小礼物,车主群里全是交朋友的气氛,这两年新车上市,直接搞小订,交个两三千锁定名额,抢早鸟,谁慢一步只能喝汤,店里还来个“付费套餐”,选装包、限量色、个性定制,分分钟多花一万两万,信仰式蹲车变成了付费式割韭菜,老客户心里憋屈,年轻人还觉得新鲜,朋友圈里一边骂一边抢
政策这条线没断过,前阵子《价格法修正草案》刚过一审,喊着要规范汽车销售、维护消费者权益,车圈里一边喊政策要来了,一边变着花样做活动,明面上说公平透明,暗地里限时抢购,小订锁单,价格浮动,谁都知道门道,谁都不愿意吃亏,监管还在研究,车厂和经销商早就把钱赚到兜里了
内部员工私底下也有意见,销售一边给客户打鸡血,一边在茶水间吐槽:“这波全靠饥饿营销,库存压得人喘不过气,搞点限量色就是怕大家不抢”,后台客服累得直翻白眼,群里全在问订单号进度,谁家客户急着提车,谁家客户嫌慢,现场气氛比菜市场还乱
网友讲段子那叫一个狠,什么“赛力斯一阳穿五线,韭菜一夜穿肠过”,什么“昨天还在等降价,今天涨价比股票还快”,朋友圈里自嘲成风,谁都怕被割,谁都想捡漏,微博热搜一句话顶一万句:“买得早不是享受,是成了小白鼠”,老铁们一边吐槽“交了智商税”,一边还在犹豫要不要上车
行业这波热闹,跟头几年真不是一个路数,曾经买车讲究信仰,谁家换新车,亲戚朋友得来围观,车主自豪感爆棚,微信群里全是晒钥匙、晒提车照,大家伙拼的是眼缘和家庭地位,现在全变了,买车跟抢茅台一样,拼手速拼关系,分批抢订,谁慢一步只能等加价,早年那点温情全没了,割韭菜割到人人自危,信仰变成了套路,车主群里全是抱怨和吐槽
有人攒钱几年就盼一辆新车,结果新车刚上市,配置升级、价格又浮动,老用户刚提车,朋友圈就被新款刷屏,心里憋闷得要命,车商还在喊加量不加价,实际全靠选装和订金玩花样,谁信谁吃亏,谁信谁后悔,老百姓嘴里骂,手里还得抢,谁家不是怕错过好价,结果谁家都踩了坑
行业这么折腾,最受伤的还是普通人,交完订金怕降价,慢一步怕买不到,网上全是“买了就亏”的段子,车友群里一边劝新手别冲动,一边又在盯库存看价格,谁都想省点钱,谁都怕被割,热闹归热闹,兜里钱才是真的,别看车商喊得欢,最后埋单的还是消费者
要说活路,其实也不难,别信朋友圈的“限时”催单,先看清配置、价格、政策,自己多跑几家店,问清楚所有费用,别光信销售嘴里的“最后一批”,多关注政策动向,别急着交订金,价格浮动大,不差这几天,等热度过去,往往还能捡到便宜,别被氛围带节奏,车是自己开的,钱是自己的,留个心眼,谁都不怕被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