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天工以创新打造高端智能纯电轿车,红旗品牌走向更多消费者,彰显国企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实力
最近总是在想,国产车到底走到哪一步了。你知道吗?去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突破千万大关,其中纯电占了大头。这个跑得快、技术体验佳的浪潮,真的让人觉得哎呀,别小看国产。我自己也试过几个新品牌,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技术逐步拉近了与合资的差距。
比如说最近一汽推出的天工系列,我和几个业内朋友讨论下来,觉得这是一次不一样的尝试。它不像之前那种走量,更多的是拼配置、拼体验的产品。天工05那车,要说它的高光,首先得从它的技术讲起。你知道,行业里一般续航标称200、300公里就算比较牛了。这次它最高版本,工况续航能达到850公里,估计是基于最新的电芯和能量管理技术设计的。简单说,就是跑得更远,睡觉都不用担心充电问题。这一块,我估算一百公里的电费不到1.8元,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况且充电10分钟多点,续航就增加了500公里。
那天跟修理厂老王聊,他说:你们这个动力电池,换了新的聚合技术,能抗得住剧烈温差,特别适合南方阴雨,北方寒冬。人们不用太懂那些焊接参数,但知道一颗打得还靠谱的电池,就算跑到偏远乡村,也不怕经常充电。
聊到这里,我得先自我更正一下。有些地方可能说得太大,就像那个90V高压平台,实际上也只是标配在颜值高的车型上。说白了,关键还是怎么用,怎么调。你知道,研发过程其实像烤蛋糕——你可以用最好的原料,但如果时间和温度把握不好,就会炸裂。
对了,你有没有注意到,这辆天工里的智能化很有趣。它配备司南智驾,这个名字挺有画面感,意思像带你找到正确的道路。硬件配备也没得说,23个高精感知硬件,包括行业第一的惯导三目视觉方案。这算是业内少见的高精度导航硬件了。
我之前翻了下天工05的配置表,发现540°透明底盘结合AR实景导航,驾驶时可以像看电影一样,把路口、障碍物、导航信息全部投影在视野里。你说,哪车还能做到?我就觉得这个科技感从赛场到公路的转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孙颖莎那次赢得尊重,也是硬实力的体现。她的成绩让我想起国产车的发展:没有谁天生就完美,但努力和实力是硬道理。
说到价格,天工05官方定价在15.98万到18.58万元这个区间,算是很实在的。它的空间,尤其是轴距2900mm,能让后排两个大人坐着还觉得宽松。你知道,空间多了,家庭用车的吸引力就大不少。况且它的车身溜背风格,不像传统箱形大块头,还是挺好看的。
这让我想到同级车型:比如某些合资品牌,入门就要十几万,但配置上不一定比得上这台车。比如说,真正能玩的智驾算法,夜间应对复杂路况,天工都能自主应付。查了一下,它的自动上下匝道,成功率很高(估算超过99%)——这个指标不要小看,用在实际长途时,安全感差不了多少。
你还记得曾经和朋友讨论过的买车的心态吗?很多年轻人其实更看重性价比和用车感受。想当初,小时候家里买车,家长看的第一是牌子,到后来真用到才会在意空间大不大,好不好开。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车的智能配置,已变成了新的牌子?一个懂得享受科技的年轻车主,可能会更愿意为那份科技感掏钱包。其实我也在想,像天工的AR-HUD,In-vehicle AI交互,谁用谁知道。
不过我还在琢磨,为什么国产国潮在逐渐走向主流?是因为那张硬核证明——用得顺手,用得放心,也用得潮流。我个人猜测:也许是我们这辈人太懂要在细节上拼命,从研发到供应链,每个环节都像是调味料,是不是也有点像做饭,越调越香。
(这段先按下不表)
今天在展厅遇见个年轻女销售,她对我说:最近,很多年轻客户来看车,最想了解的除了续航和智能,就是安全感。我笑着点头。这也符合一个市场发展趋势——安全,怎么说也是刚需。天工05在这点上用了很多硬核材料,比如高强度钢、58项极限安全测试。热成型钢占比76%,关键部位都用高强度钢,整车的顶压强度达到了9.6吨。这些字面很难理解,但在实际碰撞或极端天气下,意味着车能抗住打击。
而且,我还注意到它的空气质量管理做得不错。原材料用低气味、低甲醛材质,配合CN95级空气净化,车内空气湿度、尘埃、异味都受控。这一点,的确比我以前试过的某一些国产车更贴心。车内的细节决定了你的心情,这点我印象深刻。
再讲点可惜的,我觉得天工的电池安全性虽然做得很棒,但实际使用寿命、循环次数我还没搞明白。行业里,电池的循环寿命大概能跑到300-500次充放电,我估算,正常情况下,开8年左右应该问题不大。对比一些合资品牌,电池保值率大概在55%左右(估算),天工如果在这方面努力点,未来的二手市场也会更吃香。
你觉得,未来国产品牌会不会逐步打破便宜就是缺点,贵才是王道的偏见?我一直在想,业界都说造车是一场‘马拉松’。我们这篇,先聊到这儿吧,不知道你平时更关心水平线上的技术,还是车内那些能跑能飞的玩意儿?
(是不是觉得,这个时代,没点硬核,都不好向年轻人交代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