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以前一直以为广汽和华为就是一对普通的生意伙伴。无非是技术加持、合作搞一搞,一方给血肉,另一方给灵魂——结果这次在央视《对话》栏目看他们聊“启境”的新项目,画风有点变了。不妨想象一个晚上,办公室里冷冷的灯光下,广汽和华为的高管们围桌坐定,桌上摊着设计图,手边摆着“未来智能车”的模型。一边是广汽多年的造车底子,一边是华为工程师拎着自家的智能模块,谁都想着怎么把手里这点家底搞成全新的“物种”。啧,您要是当其中一员,面对这么大坑,敢拍桌子说半年内弄出来,估计晚上得多喝两杯白开水压压惊。
广汽和华为的“启境”项目,本质上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绑定成一个新物种。别看名字文艺,背后藏着满满的工程逻辑。启境——“开启新可能,迈向新境界”,名字本身就带点轻飘飘的新中式语感,但实际更像老任(任正非)对业务的职业病反应,字不一定惊艳,潜台词是:哥只干真正有机会改变行业的事。项目负责人靳玉志的话直白:“我们希望这次能开创智能化汽车的新方向。”在汽车行业,方向这个词其实很重——不是转个弯那种,是直接上高速、不给老路机会。
首款车型还没亮相,业内已经盯紧外观。据说设计团队超过百人,米兰美学当标准,华为自诩“打破次元壁”,八个月的反复评审,最后顶层拍板才通过。徐直军说“很型”,我琢磨着这就有点像法医说尸检报告“挺清楚”,其实里头全是痛点和细节。这么多大咖盯着,没点不一样的确实说不过去。但说到底,审美能左右销量吗?嗯,真未必——最终还是看功能、续航、智能化能否名副其实。
说到合作模式,华为这次不玩“外援技术员”,而是直接派工程师进广汽工厂,和人家一起哭一起乐。像是在高考考场上俩学霸互相看了答题卡,决定一起改出一道世界难题。这种“双拼”做法极少见,尤其智能车领域。广汽用自己的造车经验做地基,华为拿IPD、IPMS全流程开发和营销流程做到极致,不搞形式主义。说是联姻,其实更像是各自带着“嫁妆”试图生出个能跑的孩子,指望孩子未来能踢上世界杯。至于“联姻”的副作用——比如公司里谁说了算,产品理念对不对路,估计只有内部高管才知道晚上是不是睡得踏实。
咱们拆开看两家公司各自的底子。广汽手里除了凯美瑞、汉兰达的历史包袱,还有国内最先进的风洞实验室和行业顶级发动机、品控。这点在行业内就是优等生水平。广汽可以拿出一摞车主满意度报告,自信地说“三十年不虚此行”。但智能化本来就是广汽的短板——也不要总拿“一台好发动机”说事,智能汽车可不只是发动机能“叫好”。再看华为,一边是十几年砸进200多亿的研发布局,别说8000人的开发团队,你家里有人做IT就知道,能把智能架构、激光雷达、防碰撞整到标杆水平,都是烧钱、烧脑、烧青春的。华为要是这会儿坐下来总结经验,估计一句“我们把算法用在轮胎和天窗上了”都能成为段子。
这对“新人”还有个野心,就是不仅自己搞得火,还想让整个汽车行业尝尝智能转型的甜头。所以才做“样板间”模式,恨不得把品牌、渠道、管理全都拉出来晒一晒,最后再跟行业说,“看,这才是未来汽车这么玩的。”说白了,不仅要把买车的人搞得迷糊,还要把同行都拉进来重新写作业。消费者看着挺开心,但行业内从业者,其实都在盘算自己还能跟得上吗。
行业风向变了,消费者买车也跟着纠结起来。年底又到了“买车焦虑季”,尤其年轻人,一边看高端品牌插队,一边看启境这样科技范儿的产品横空出世,忍不住在小区群里问一句:你们说,我到底是要买个老品牌安心,还是跟着大佬一起尝尝新鲜?说到底,每年上新那么多,消费者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每天都被逼着在“鱼与熊掌”之间重复选择。如果智能化真能让生活更简单,谁又不愿意多花点钱买点安心呢?但技术走到用车体验前面,也未免有点“鸡生蛋蛋生鸡”的哲学问题——你买的到底是安全感,还是焦虑?
站在专业角度,我看智能车领域最怕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概念炒作和“PPT智能”,行业和媒体都爱蹭热度,但真正的突破还是要回归到产品和体验。启境项目跑得快、跨界深、合作新, 有可能带点“超预期”的好处,但也可能踩在“行业惯例”的雷区,最后交给市场开卷。毕竟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谁也不傻,买单的永远是所有“偶遇”的人,而不是某个高管一拍脑门定下的项目。
从我的职业经验看,这种双巨头合作,最美好的结果是出个标准答案——产品靠谱、体验升级、行业随之转型。最尴尬的画面是“各怀心事”,到最后谁都还在为各自生意算盘紧张加班。要说我是看热闹还是看门道?自嘲一句,法医看车是门外汉,但我绝对懂得一件事:所有看起来光鲜的新生态,都得经得住小白鼠的试验和验收。要是首款车型真能让“智能化”落地到细节,买到家里开得踏实,那就算这对“行业新人”交了份好答卷。如果还是炒概念、玩PPT,大家也不要太失望,毕竟科技进步路径,本身就充满试错和意外。
说到结尾,想丢个“开放性现场”:广汽和华为联手, 能否让中国汽车在智能化领域交出真正令人服气的成绩单?还是说——产业变革始终在概念和落地之间纠结,永远是消费者被新产品“智能焦虑”地试错?评论区交给各位,谁又不是行业现场的见证者呢?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