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奶爸们苦等了近半年的魏牌高山7终于正式上市了,28.58万元的售价只比一个月前的预售价低了4000元。与这两年正式售价比预售价低一两万的车企常规操作相比,这个幅度有点微不足道。
顺便做个参考,这款家庭定位的MPV车长为5.05米,售价比车长5.28米的高山8低2.4万元,比5.41米的高山9低6.8万元。
之前有不少朋友猜测,既然高山8的售价是30.98万元,高山9是35.38万元,所以这次高山7理应保持“等差数列”式定价策略,直接干到27万以内。不瞒你说,VAN哥曾经也是其中之一。
有一说一,VAN哥专注MPV细分市场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国内MPV车型的售价确实是有些偏高的(例如丰田赛那的北美售价低于同平台的汉兰达,国内售价却是汉兰达的1.2倍),早先瞄准商务市场倒也勉强说得过去,但如今响应号召生了二三四胎的奶爸们想买大7座MPV,却沦为被收割的对象。
而魏牌原本是有机会彻底击碎这个不合理的现象的。因为这几个月高山8的销量肉眼可见地风生水起,9月甚至冲到MPV销量榜前二(另据其他统计方式排到第一),不用为“回本”头疼之后,肯定会多些底气嘛。假如,我是说假如哈,高山7能用低价策略顺势拿下“亲民家用MPV”角色,肯定会让奶爸们念魏牌的好。
听说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魏牌内部的确就高山7的定价产生过激烈讨论,拖了5个月才上市也正是因为多方意见僵持不下,不得不进行了多轮更细致的市场调研。至于28.58万元这个最终定价,确实是有些微妙的。
刚才提到,不少蠢蠢欲动的准用户觉得高山7定价超出预期,断了“薅羊毛”的念想,甚至心生怨念。但说句公道话,高山7真的贵吗?横向对比同类MPV之后你会发现,它的“原罪”是门槛不低——只有一个配置型号,起点偏高。但有一说一,它的硬件配置还是挺慷慨的,比如跟高山8/9同款的1.5T发动机+44度电池+双电机四驱的插混系统,系统功率高达337kW;比如双侧滑移门、二排全景天窗、电动遮阳帘、交替感应式电动后备箱门、一排座椅通风加热、一二排座椅Nappa真皮、双温冰箱、吸顶大屏、3.3kW对外放电等,都是标配。掐指一算,它其实比同级竞品多给了3万元以上的福利。
那么它跟高山8/9两位兄长比呢?少花了2.4万元,失之交臂的只有仿麂皮内饰、副驾四向调节/10点按摩、二排零重力座椅、三排座椅电动调节等寥寥几项配置。
当然,车身长度确实缩短了23厘米,不过凭借二三排共用的地板滑轨,三排座椅前后移动范围极大,满员时多向后挪挪,“征用”一下后备箱空间,问题不就解决了么?至于多人+多行李场景,确实很难两全其美,但稍微忍忍也就过去了。毕竟对高山7感兴趣的用户,更在意的是紧凑的尺寸带来的停车便利性。
那么问题来了,两款车相差的23厘米车身,能节省多少钢材和其他辅料呢?采购成本满打满算也就两三千块吧。所以没错,在一些人眼中性价比不高的高山7,其实利润率反而比高山8低。
顺便说一句,高山8之所以能把销量拉起来,凭借的是低于同级MPV平均水平的定价。而一个全新车型的平均研发成本是20-50亿元,起码得卖出10-15万台才能收回成本,所以现在的销售趋势虽然喜人,距离回本节点还有点距离。
各位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魏牌的决策者,希望哪个多卖点?答案肯定是高山8/9嘛。那么你再想想,如果高山7的定价过于诱人,是不是会造成“内斗”,殃及高山系列的整体利润健康度呢?
咱们再回到高山7究竟贵不贵这个问题哈。就算28.58万元的定价超出了一部分准用户的预期,但横向对比同级竞品仍然算得上厚道,而且目前看来已经是魏牌营销团队目前能努力的极限。最关键的是,以上分析已经得出很清晰的结论:魏牌那边给高山7的定位是助攻,销量上没啥压力,因此近期出现大幅终端促销优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如果你是刚需奶爸,甭管出手高山7还是转投高山8/9,或者发现了性价比更高的候补车型,都可以尽快做出决策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