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全新iX3上路体验:从油车粉到电动党,可能就差这一脚电门

宝马全新iX3上路体验:从油车粉到电动党,可能就差这一脚电门

宝马全新iX3上路体验:从油车粉到电动党,可能就差这一脚电门-有驾

那天是在朋友的车行,刚推门进去就听到有人感叹:“这新iX3看着还真有点意思。”

我顺着目光一看,一台还带着“测试”标签的全新宝马iX3停在角落,银蓝的配色在灯光下有点赛博朋克的味道。远看就发现,它和我印象里的X3有点不同,尤其是前脸——双肾格栅收了口,没了那股“越做越大”的张扬感,反而有点像回归老宝马那种干净、紧凑的气质。

宝马全新iX3上路体验:从油车粉到电动党,可能就差这一脚电门-有驾

坐进车里之前,我还特意绕着走了两圈。侧面线条依旧简洁干练,但车身比例更讲究空气动力学,感觉风阻系数被掐得很低。尾部的变化没有前脸那么激进,却更耐看,像是有意保留了一些燃油时代的味道。有人说新能源就该彻底颠覆,但宝马显然想把熟悉感也一并带过去。

拉开车门,就是一股“科技冷香”。中控台一体化大屏和HUD抬头显示悬浮在视线焦点的位置,仪表盘的UI不再是传统的指针样式,而是更抽象的几何和光效,像科幻片里的驾驶舱。方向盘还是那个熟悉的三幅,但造型略微扁了点,皮质包裹手感依旧紧致。最让我意外的,是它把细节做得很克制,没有堆一堆花里胡哨的触控按键,该留的实物旋钮和快捷键都还在。

宝马全新iX3上路体验:从油车粉到电动党,可能就差这一脚电门-有驾

轻轻踩下加速踏板,那一瞬间的反应真是油车粉的“破防”时刻——不是猛烈推背,而是一种很干净的加速力,像水流从高处倾泻下来,没有迟疑也不拖尾。听说这个版本是搭载了第六代动力电池和800V平台,最大充电功率能上到400千瓦,十来分钟就能多跑三百多公里。虽然是口头传的数,但按照当下趋势,大概率跑不了假。

试驾路线里有一段连续弯道,我本来担心纯电SUV的车重大会拖慢动作,结果电子控制系统和低重心的布局让它的转向反而很轻盈。宝马的底盘功夫在电动车上依旧能感受到——弯心的指向干脆,车尾跟进很稳,开着有点像当年的3系旅行版,甚至更易控。

宝马全新iX3上路体验:从油车粉到电动党,可能就差这一脚电门-有驾

空间方面,海外试装版的轴距是接近2米9的水平,比国内喜欢的长轴版要短一些。按朋友的说法,如果后续国产版做加长,也会尽量控制在不破坏整体比例的前提下去拉空间。毕竟,有些车加长了是爽了腿,但是观感直接崩盘,宝马显然不会想让iX3变成那样。

有意思的是,宝马这波换代直接把iX3的气质扭转了。上一代就是一台熟悉的X3换了个电心脏,走的还是保守路线;而这次,它更像从零推倒重来,参考了Vision Neue Klasse X概念的设计理念,甚至在灯组、进气口的组合上做了很多未来化处理。挺多人网上吐槽说“不像宝马了”,可真站在它面前,你会觉得这种“不像”,可能是宝马终于接受了新能源时代的新姿态。

宝马全新iX3上路体验:从油车粉到电动党,可能就差这一脚电门-有驾

至于续航,据说最高版本CLTC能跑到约900公里——打个折也得有700多,这个数字在同类豪华纯电SUV里已经是顶尖水准。但理性来说,这些都是理想工况下的参考,如果你开空调、满载、高速巡航,掉点续航也是正常的。不过在城市通勤和周边自驾双用的场景里,这个门槛够扎实。

更有意思的是,我觉得它的定位可能会劝退一批观望党。为啥?因为2026年才会引入国内,这意味着国内车迷这两年只能看图说话或者去找海外渠道体验。但也正因为这点,国产新能源的高端化竞赛会更激烈,不少自主品牌会利用这段时间拉高配置、卷续航、卷智能化,甚至主动挑战宝马的操控门槛。到时候真打擂台,结果也未可知。

宝马全新iX3上路体验:从油车粉到电动党,可能就差这一脚电门-有驾

驾完这一圈回来,我对电动车的接受度的确被悄悄推高了。它没有某些纯电SUV那种浮夸的加速炫技,也不刻意搞噱头智能化,而是正儿八经把“宝马味儿”搬进了电动平台,这点挺难得的。

朋友临走时还冲我眨眼说:“坊间有人调侃,这车的后备箱能塞下半个客厅,你信不信?”我笑着回了句:“等你真塞满了,记得喊我拍照留证。”

宝马全新iX3上路体验:从油车粉到电动党,可能就差这一脚电门-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