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防自燃,这几点要记牢,关键时刻能保命

现在这日子,谁家要是没个新能源车,都快跟不上潮流了。

出门上班、接送孩子、周末郊游,电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方便,省钱、环保、开起来还安静提速快,简直就是个贴心的“家庭成员”。

可话说回来,咱们在享受这份便利的同时,心里头是不是也藏着一个小小的问号?

新能源车防自燃,这几点要记牢,关键时刻能保命-有驾

特别是每次在手机上刷到哪个地下车库里,一辆电车突然就“热情”地冒起了浓烟,甚至烧成一具空壳,心里头难免会咯噔一下。

咱们这天天开着的宝贝疙瘩,它到底安不安全?

好端端的,怎么说烧就烧了呢?

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事,把背后的门道给说明白了,让大家开得舒心,用得放心。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一个问题,是不是新能源车就比燃油车更容易着火?

很多人凭感觉会说“是”,因为新闻里老播。

但感觉有时候会骗人,咱们得看数据。

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门的统计,如果按照每一万辆车的火灾事故率来算,新能源汽车的起火概率其实并不比传统燃油车高,甚至在某些年份的统计里还要低一些。

那为什么大伙儿会觉得电车老着火呢?

新能源车防自燃,这几点要记牢,关键时刻能保命-有驾

原因有几个。

一是电车是新事物,关注度高,一出事就容易上新闻头条;二是电车着火的样子确实比较吓人,火势蔓延极快,浓烟滚滚,而且扑灭起来特别费劲,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自然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咱们首先要摆正心态,没必要谈“电”色变,但绝对要重视起来,因为任何一次意外,对当事人家庭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那么,这火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十有八九,根源都在那个最金贵也最核心的部件——动力电池包上。

您可以把整个电池包想象成一块块巧克力拼接起来的大板子,它就安装在咱们车子的底盘位置。

每一块“巧克力”,就是一个小小的电芯,成百上千个电芯挤在一起,共同为车辆提供能量。

正常情况下,它们是勤勤恳恳的“打工人”,但如果受到了某些刺激,其中一个“打工人”要是发了脾气,情况就麻烦了。

这个过程,专家们管它叫“热失控”。

说白了,就是一个电芯因为短路、过热或者损坏,自己先“着”了,它产生的巨大热量会瞬间把它旁边的邻居也给“点燃”,然后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传一个,一发不可收拾,最后整个电池包都陷入火海。

新能源车防自燃,这几点要记牢,关键时刻能保命-有驾

究竟是什么原因,会点燃这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呢?

最常见的就是三大“杀手”。

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就是外部的猛烈撞击。

咱们的电池包虽然有坚固的外壳保护,但也架不住硬碰硬。

比如,开车速度太快,没减速就“Duang”地一下冲过一个很高的减速带,或者是在走烂路、上马路牙子的时候,底盘跟地面来了个“亲密接触”,这一下就有可能让电池包的外壳变形甚至破损。

外壳一坏,里面的电芯受到挤压,它内部的正负极隔膜就可能被撕裂,正负极直接碰到一起,这就形成了内部短路,巨大的热量瞬间就产生了。

很多碰撞事故后,车辆并没有马上起火,而是过了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才开始冒烟,就是因为这个内部损伤的传导需要一点时间。

所以,开电车的朋友,一定要把底盘当成宝贝,多一分温柔,就多一分安全。

第二个“杀手”,是我们日常最容易犯的错误——不健康的充电习惯。

新能源车防自燃,这几点要记牢,关键时刻能保命-有驾

给电池充电,就像咱们吃饭,吃八分饱最健康,要是顿顿都撑得走不动道,身体迟早要出问题。

电池也是一个道理。

很多车主有“电量强迫症”,非得看到100%才安心,甚至充满了还舍不得拔枪。

长期过度充电,会让电池内部产生一种叫做“锂枝晶”的东西,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些非常微小的、尖锐的金属小刺。

这些小刺会慢慢“生长”,一旦刺穿了电池内部用来隔开正负极的隔膜,同样会造成内部短路,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反过来,经常把电量用到报警,甚至自动关机才去充,也就是过度放电,对电池的伤害也同样巨大。

正确的做法是,日常使用,尽量让电量保持在20%到90%这个健康的区间内。

另外,夏天刚跑完高速或者激烈驾驶后,电池温度很高,这时候别急着充电,让车在阴凉地方“冷静”个半小时,等电池温度降下来再充,对电池寿命和安全都有好处。

当然,选择正规、质量有保障的充电桩也是重中之重,那些来路不明的“野桩”,电流电压不稳定,更容易把电池“喂”出毛病。

第三个“杀手”,相对比较隐蔽,那就是车辆电气线路的老化和私自改装。

新能源车防自燃,这几点要记牢,关键时刻能保命-有驾

车跟人一样,上了年纪,各种零件就会老化。

车里的电线、插头,在长年累月的颠簸、高温、潮湿环境下,绝缘皮可能会破损,接口可能会松动。

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短路或接触不良发热,从而引燃周边的可燃物。

尤其是一些朋友喜欢自己动手或者找不专业的小店给爱车加装氛围灯、改装大功率音响、行车记录仪乱接线,这些操作很容易破坏原厂的电路设计,增加了电路过载的风险,就像给家里乱拉电线一样危险。

之前就有案例,起火原因最后查出来就是车主私自改装的线路出了问题。

所以,对车辆电路的任何改动,都一定要去专业、有资质的地方,不能图省事、图便宜。

了解了这些原因,咱们日常用车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主动防范了。

除了前面提到的爱护底盘、健康充电、不乱改装之外,还有几点要提醒大家。

一是停车多留心,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尽量不要把车长时间停在太阳底下暴晒,高温会加速电池老化;在下暴雨的时候,也要避开那些容易积水的低洼地带,防止电池包因为泡水而引发短路。

二是勤观察,您的车其实很“聪明”,电池系统如果出现问题,通常会提前给出“信号”,比如仪表盘上亮起故障灯,续航里程在满电情况下突然掉得特别快,或者充电时发现车身有异常发热,甚至闻到了类似烧焦塑料的异味,这些都是危险的征兆,千万不能大意,要第一时间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检查。

咱们国家现在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越来越严格,各大车企也在电池安全技术上投入了巨大研发力量,比如开发出了更安全的刀片电池、弹匣电池,以及更智能的电池管理系统,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热失控的发生和蔓延。

作为车主,我们能做的,就是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配合这些先进技术,共同守护好我们的行车安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