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特斯拉那个传说中的廉价版Model Y,或者说“青春版”Model Y的实车图,终于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无伪装上路了。讲真,我看完照片的第一反应是,马斯克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这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在进行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年轻人的第一块蛋糕给端走了,那特斯拉这手操作,就是把所有人的桌子都掀了,连桌上的蜡烛都没放过。你看那个前脸,之前好歹还有个灯条装装样子,现在好了,直接给你物理阉割,大灯组孤零零地杵在那,像两个哭肿了的眼睛。那个前保险杠,简约?别闹了,这不叫简约,这叫“一拳打凹进去的毛坯房”,设计师估计是拿着橡皮擦做的图,哪里看着不爽就擦哪里,最后发现,诶,全擦了好像成本最低。这哪是保险杠,这就是个表情包,一个大写的“穷”字。
然后看车屁股,更是典中典。原来贯穿式的灯带,直接给你换成了一根黑色的塑料条。我愿称之为“封印条”,它封印的不是别的,正是设计师最后的体面和用户的幻想。这玩意儿丑得像是被三体人降维打击过,就剩个轮廓了。同行看了也得傻,比亚迪看了想打人,理想看了想报警。大家都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智能驾驶,卷激光雷达,结果雷电法王马斯克直接不玩了,他要修仙,他要飞升。
就问你怕不怕?你以为他在第五层,实际上他在大气层外横着飞。
我们总是在用正常的商业逻辑去分析特斯拉,什么成本控制,什么市场下沉,什么精准刀法。是,是是是,这些都对,但这只是第一层。马斯克的核心思维模型,从来都不是产品经理,而是“道诡异仙”里的主角李火旺,主打一个发疯文学。他要的不是跟你比谁的沙发更软,而是要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把价格的底裤都扒掉,把所有人都拉到同一个泥潭里打滚。他要告诉你,你们整那些花里胡哨的都没用,我特斯拉,哪怕造成一个带轮子的铁皮盒子,只要贴着那个T标,就有人买单。
这就是品牌玄学,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特斯拉韭菜,哦不,车主,我太懂这种感觉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座椅通风,他跟你聊自动驾驶的未来;你跟他聊内饰简陋,他跟你聊火星殖民的宏伟。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一个舒适的代步工具,而是维护自己作为“信徒”的身份认同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所以,这台廉价版Model Y,它减掉的不是配置,它是在筛选信徒。能接受这种“苦修”模式的,才是最虔诚的。
说起来,我楼下那辆老头乐贴的灯带比这都亮,晚上跟迪厅似的。
所以你看,特斯拉的逻辑其实非常简单粗暴。自动驾驶的未来在哪里?不在实验室,在马路上乱窜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那汽车竞争的未来在哪里?也不在技术参数,就在于谁更能豁得出去。马斯克这一招,就是直接把战场从精装修的客厅,拉到了叙利亚的废墟。大家别玩了,都来拼刺刀吧。这简直就是对设计的侮辱!但没办法,能过,就是能过。
这台所谓的廉价版Model Y,其实就是一块“压缩毛巾”。看着干瘪丑陋,但只要目标用户用自己的“信仰之水”一泡,它就能瞬间膨胀成一个完整的“特斯拉体验”。它最大的价值,就是用一个前所未有的低价,把进入“特斯拉教”的门槛给砸穿了。加大加大加大,让更多的人能进来。至于进来之后发现教堂里连凳子都没有,那是下一步需要“OTA升级信仰”才能解决的问题。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笑了,我发现我不是在评车,我是在给马斯克做精神分析。他可能压根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嗯,这样成本最低,就这样干吧。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这车最后能不能打,关键不在于它减了多少配置,而在于马斯克下一次发癫,哦不,发推特的时候,又能给信徒们画出什么样的新饼。毕竟,对于信徒来说,产品只是通往天堂的门票,而教主本人的魅力,才是那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永恒的光。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