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换电车开1万公里后,才知道电车并不是省油不省钱,真心话

这车圈里的“新势力”与“老传统”之争,今天咱得好好说道说道。

最近,关于电动车是不是真的“划算”,网上也是吵得不可开交。

一边是“充电便宜,省钱!”的欢呼,另一边却是“电池贵,不省钱!”的质疑。

油车换电车开1万公里后,才知道电车并不是省油不省钱,真心话-有驾

没亲身经历过,谁心里都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的。

你说是省钱吧,那充电价格确实是香饽饽,从一公里五毛六毛,直接降到一毛钱,这“降维打击”一般的节省,想想就让人心里乐开了花。

可一想到那电池的“寿命之问”,还有那“越发昂贵”的保险费用,这笔账,又好像怎么算都绕不开“不省钱”的结。

我有个朋友,前阵子刚把开了多年的油车“换代”成了电动车。

小半年过去,里程表已经稳稳地指向了一万公里。

这哥们儿,算是把心里的“实在话”都掏出来了,他觉得,与其说是“省油不省钱”,不如说,这电动车,它有它自己的“省钱之道”,但同时也藏着不为人知的“小隐忧”。

续航“紧箍咒”:谁解我意?

我这朋友,家境不错,安个充电桩那是“小菜一碟”。

油车换电车开1万公里后,才知道电车并不是省油不省钱,真心话-有驾

可他这车,平时主要是在城里代步,工作一忙起来,回家的机会就少了。

所以,即使他买的是那款续航标称520公里的“实力派”,电池容量也给到了58度,可他的日常操作,却像是活在“续航焦虑”的阴影下——几乎是“两天一小充,五天一大充”。

“你瞧瞧,”他跟我一通“苦水”,“我这车,还剩200公里续航的时候,我就得开始盘算着去充电了。为啥?因为厂家对电池‘呵护备至’,建议在20%电量以上充电。我一看,20%续航也就100公里左右。你想想,从县城到市区就35公里,要是再遇上点儿交通堵塞,这电量不就绷得紧紧的?万一到了市区,找个充电桩像大海捞针,那不就得祈祷了吗?而且,我也怕‘伤电池’,毕竟这是我砸了重金买来的‘宝贝’。所以,就想着,还剩200公里的时候,赶紧充到80%(大概400多公里续航),花个二三十块钱,心里才算踏实。”

这番话,听着是不是有点儿“矫情”?

续航520公里,一个月才跑2000公里,怎么搞得跟“末日求生”似的?

他解释说,关键在于“用车场景的细节”。

咱们开油车,都是开到油箱快空了才去加油,那是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

可电车呢?

油车换电车开1万公里后,才知道电车并不是省油不省钱,真心话-有驾

他这么形容:“油车你开2公里,油表可能就掉1格,电车呢?你跑3公里,电量可能就掉2格!哪怕是最好的时候,也就是跑1公里掉1格。你再想想,夏天车子停在烈日下,电量可能自己就‘蒸发’个十几公里,这谁顶得住啊!”

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电动车最大的“羁绊”,就是“如果你家没有便利的充电条件,那你将不得不与电量进行一场永无止休的‘拉锯战’,频繁穿梭于充电站之间,这种体验,恐怕连‘诗仙’李白也难吟出‘两岸猿声啼不住’的从容。”

账本上的“真香”:金钱的魔力

尽管充电这事儿让他有点儿“心力交瘁”,但咱得回到最现实的层面——金钱!

我这朋友,开了1万公里,这充电费用,究竟是多少?

“一千出头!”他拍着胸脯,脸上带着一丝得意。

按照他这“温吞”的里程数,一年下来,跑个2.4万公里,电费也就不到3000块!

他掰着手指给我算:“我以前开油车,一年怎么也得跑个2万多公里,那油费,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年怎么也得1.2万到1.3万!现在换了电车,一年电费不到3000,直接省了将近1万块!这笔账,你说,是不是瞬间就‘拨云见日’了?”

油车换电车开1万公里后,才知道电车并不是省油不省钱,真心话-有驾

他算了一笔更长远的账:这车就算只能开8年,按这省钱速度,也比油车能省下8万块。

至于保险贵点儿?

一年也就三五千的增幅,八年下来,保险多花了也就两三万,刨去这部分,他这8年还能净省5万!

“你想想,油车8年后还能卖个两万,可油费却白白多花了8万,算上残值,我等于多花了6万!可电车呢?就算8年后拉去报废,我还是净赚5万!这其中的差别,用‘天壤之别’来形容,恐怕也不为过。”

他特别强调,这都是针对10万左右的“新晋”电动车的论断,那些二三十万的“豪华派”,那又是另一番“乾坤”了。

购车“锦囊”:为你的选择保驾护航

听完我这朋友的“肺腑之言”,我算是彻底明白了,电动车这东西,不能简单地用“省油不省钱”来概括,它更像是一位需要你细心呵护的“伙伴”,只有了解了它的“习性”,才能让它真正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所以,如果你也动了换电动车的念头,我这朋友给出了几点“过来人”的忠告,这可都是“金玉良言”:

油车换电车开1万公里后,才知道电车并不是省油不省钱,真心话-有驾

第一,“安桩”是关键,是开启电动车生活的第一步。

如果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安装充电桩,那你就得做好“与电量共舞”的准备,否则,那如影随形的续航焦虑,足以让你体验“人生已是长苦海”的滋味。

第二,长途旅行,或许该另寻他路。

他坦言,电动车在高速上的“能耗表现”,简直是“耗油如流水”,500多公里的续航,在高速上撑死也就300公里不到就得“进站补给”。

你想想,长途跋涉,频繁停靠充电,这滋味,恐怕连“行者”苏轼也未必能写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洒脱。

第三,对于电池的“未来不确定性”,要有“宠辱不惊”的心态。

这是电动车难以回避的“现实”,电池就像是它的“生命线”,它的“寿终正寝”何时到来,你我皆无法准确预知。

所以,对待电动车,更应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豁达。

汽车,说到底,是生活的“延伸”,是实现我们“出行自由”的工具。

但如何选择,如何使用,才能让这段旅程更加“经济”、“便捷”,这才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人生哲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