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500匹马力,有点儿Hold不住啊?
小米这SU7 Ultra,最近真是火得一塌糊涂,不过这火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又是限制马力,又是风道前舱盖的,搞得车主们是又爱又恨,跟追了个不省心的对象似的。咱今天就来唠唠这SU7 Ultra的那些事儿。
这车吧,最大的卖点就是那1500匹的马力,零百加速嗖一下就过去了,听着就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可问题是,这速度快是快,安全隐患也不小啊。前段时间,好几起SU7 Ultra的超速事故,看得人胆战心惊。以前那些几百万上千万的超跑,马力也大,但买得起的人毕竟少,而且驾驶技术普遍也过硬。现在好了,SU7 Ultra价格亲民了不少,一些租车行也跟风购入,这下可好,不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驾驶员也开上了这“性能猛兽”,危险系数蹭蹭往上涨。
小米一看这情况,赶紧推出个“排位模式”,想通过软件限制马力来控制风险。结果呢?车主们不干了!“我花大价钱买的就是这速度,你凭啥限制我?”、“1500匹马力我用不到我可以不用,但是你不能不让我有!”得,小米最后只好灰溜溜地撤回了更新,还道了歉。可这事儿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光靠限制马力,能解决根本问题吗?我看悬。提高驾驶员培训门槛,严格审核租车用户,加大危险驾驶处罚力度,这些才是正道。
这碳纤维,有点儿样子货的意思?
除了马力的事儿,这SU7 Ultra的风道前舱盖也闹得沸沸扬扬。宣传的时候,那叫一个天花乱坠,又是复刻原型车造型,又是辅助散热,又是轻量化设计。结果一些博主一测试,嘿,这风道,装饰作用大于实际功能啊!敢情这碳纤维,主要就是用来好看的?
小米一看风向不对,赶紧出来解释:我们之前的表达确实不够清晰,这风道也能散热,还能减重1.3公斤呢!为了表示诚意,没提车的可以改配,已经提车的送2万积分,相当于2000块钱。2000块?买个手机壳都不够吧?这补偿力度,多少有点儿敷衍的意思了。说到底,还是宣传和实际效果差距太大,让人觉得有点儿被忽悠了。
小米啊小米,长点心吧!
这两件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归根结底,还是小米在处理消费者关系和产品宣传上有点儿欠火候。现在这信息时代,啥事儿都瞒不住,你要是想糊弄消费者,那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小米啊小米,长点心吧!别老想着怎么玩营销噱头,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好,比啥都强。
这年头,想卖好车,光靠速度和花哨的配置可不够,还得拿出点儿真本事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