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心脏”报废成灾?中科院团队神算,让电池“返聘上岗”

得,咱今儿不聊别的,就聊聊你家车库里那台“电动爹”。

是不是感觉特环保,特有面儿?

每次踩下电门,都觉得自己是地球卫士,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

但咱把话聊得“扎心”一点,有没有想过,等个五六年,你那块给你“诗和远方”的动力电池,成了块板砖之后,该咋办?

往哪儿扔?

别觉得这是杞人忧天。

这事儿比你想象的来得快,第一波吃螃蟹的车主,估计已经开始盘算这事儿了。

有专家放话,说2030年全国得有上亿辆电动车在路上跑,那退下来的电池,堆起来估计比山还高。

咱都知道,这玩意儿不是普通干电池,里面装的可都是锂、钴、镍这些“狠角色”,处理不好,往土里一埋,那这片地就算废了,子孙后代都得戳着咱的脊梁骨骂。

电车“心脏”报废成灾?中科院团队神算,让电池“返聘上岗”-有驾

到时候,所谓的绿色出行,搞不好就成了一场大型的黑色幽默。

就在这节骨眼上,中科院广州能源所那帮科学家,突然跳出来说:别慌,都是宝贝!

他们给这堆“电子垃圾”起了个特高大上的名儿——“城市矿产”。

我一听,嘿,这帮文化人就是会玩儿,把收破烂的事儿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但你还别说,理儿就是这么个理儿。

这些退下来的电动汽车电池,不是说它彻底“归西”了,只是从一个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变成了个饭后遛弯儿的老大爷,体力剩个七八成。

对那些追求“推背感”的电动车来说,它确实“老”了,可对储能电站、路灯、信号基站这些不怎么耗电的“慢活儿”来说,这不正是经验丰富、状态稳定的“返聘老专家”吗?

这就是他们说的“梯次利用”。

电车“心脏”报废成灾?中科院团队神算,让电池“返聘上岗”-有驾

这想法听着是不是天衣无缝?

让每一块电池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发完最后一度电,再体面地“回炉重造”。

简直是电池界的“五好员工”。

可现实这东西,总喜欢在你做着美梦的时候,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事儿最大的难点,压根儿不是技术,而是人心。

车企一算账,回收旧电池又费钱又费力,哪有卖新车来钱快?

电池厂寻思着,我用新矿石它不香吗,费劲巴拉地从旧电池里抠那点料,图啥?

结果就形成了特诡异的一幕:一边是成千上万吨的退役电池被当成垃圾闲置,另一边呢,咱们还腆着脸从国外高价进口锂矿、钴矿。

这操作,就问你骚不骚?

电车“心脏”报废成灾?中科院团队神算,让电池“返聘上岗”-有驾

这帮科学家也看明白了,这事儿不能光靠自觉。

他们干脆不跟企业掰扯了,直接上手,搞了个听着跟算命差不多的模型,专门预测全国各地未来啥时候、有多少电池要“退休”。

这就牛了,等于开了“天眼”,提前把考卷给拿到手了。

比如系统显示,广东、江苏这些电动车普及得早的地方,马上就要迎来电池“退役潮”,那好,回收工厂、梯次利用的企业现在就可以过去布局了,别等电池堆成山了才想起来收。

而像西部一些省份,高峰期晚个几年,政府就可以先用政策引导,给点补贴,把这个“再就业市场”给盘活了。

他们甚至还给电池设计了不同的“养老方案”,比咱们的退休规划都细。

有跟着车一起“寿终正寝”的,有一言不合就“提前下岗”的,还有退下来先去别处“打零工”发光发热,直到彻底干不动了才去回收的。

总之,把每一块电池的剩余价值都给算得明明白白,榨得干干净净。

电车“心脏”报废成灾?中科院团队神算,让电池“返聘上岗”-有驾

当然了,把一帮“老弱病残”的电池重新组织起来干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它们的性能参差不齐,脾气秉性各不相同,想让它们“齐步走”,是个精细活儿。

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万一哪个环节没弄好,储能站变成了“军火库”,那可就不是闹着玩儿的了。

所以说,这事儿最后还得两条腿走路。

一边是用大数据把整个电池回收、再利用的链条给捋顺了,让资源别再瞎跑。

另一边,还得死磕绿色回收技术,怎么才能成本又低、污染又小地把那些宝贝金属给提炼出来。

这盘棋下得很大,赢了,咱们就真正在新能源这条路上,实现了环保的闭环;输了,那我们今天所有的努力,都可能是在为未来的环境灾难埋单。

中科院这帮人,算是把路给咱们指出来了,但这路终究得靠人一步一步走。

电车“心脏”报废成灾?中科院团队神算,让电池“返聘上岗”-有驾

你说,这事儿最后能成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