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C10又出新茬了,直接怼了个“2026款”出来,预售价一梭子打到12.98万起。欸我说,现在才2024,这步子是不是迈得有点大了?现在车企推陈出新的频率,简直赶上光速了。
说老实话,这价儿一出,估摸着不少人心里犯嘀咕:这车能扛得住吗?要知道,现在新能源车市那是绞肉机,各家都铆足了劲儿往下压价。零跑这回号称续航、驾控、智能、设计四大维度都“迭代”了。可扒拉扒拉细账,好像也没啥石破天惊的猛料。
先撂这续航,CLTC工况下搞到了605km。账面数据是好看了,可实打实能跑多少,还得掂量掂量。毕竟,谁开电车还没点“里程焦虑”呢?厂家吆喝的,永远比实际能跑的多,这都成铁律了。
再瞅这智能,高通8295P芯片+激光雷达,听着挺玄乎。但现在智能驾驶这玩意儿,就跟手机上的磨皮滤镜一样,弄好了能画龙点睛,玩砸了就是过度P图。关键还得看算法和调校,不然再牛的硬件也是烧火棍。
不过这次,零跑倒是挺敞亮,直接祭出了7重预订大礼包,又是终身质保,又是现金置换,又是免费安桩。这阵仗,颇有“买一送一”的调调。当然,羊毛出在猪身上,这些甜头最终还是算在车价里头了。
但反过来说,零跑C10这次出新,其实也折射出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新能源车企的“内卷”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地步。大伙儿都在玩命堆料、砍价格,想在白热化的赛道上杀出一条活路。
只是,这种“卷生卷死”真的是福祉吗?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乐见其成的,毕竟能用更实惠的价码,淘到更称心的货。但对车企来说,长此以往恐怕吃不消。毕竟,造车也是要烧钱的,如果老是赔本赚吆喝,迟早要玩完。
有人支招,新能源车企应该把更多资源倾斜到技术创新上,而不是一味地比拼价格。这话听着没毛病,但残酷的现实是,技术革新需要砸锅卖铁的投入,而且还未必能开花结果。在腥风血雨的市场搏杀中,先苟住才是硬道理。
也有人进言,新能源车企应该更加关注用户心智,而不是只盯着参数和配置单。这话也没错,毕竟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炫的。但问题是,用户体验这东西,很难数字化,也很难在短期内立竿见影。
归根结底,新能源车企的“肉搏战”,其实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切面。咱们习惯了用低价来攻城略地,却忽略了产品的成色和创新力。这种打法在短期内或许奏效,但放长线来看,肯定走不远。
或许,零跑C10这次“焕新”,不只是简单的一次产品换代,更是对整个新能源车界的一次警醒:疯狂“内卷”的终点,是创新驱动,是品质为王,是真正从用户角度盘算问题。毕竟,汽车不是快速消费品,消费者最终还是会用钱包投票。
所以,这“2026款”的零跑C10,到底是不是“真香警告”,还得交给市场这杆秤来掂量。但无论结局如何,这场新能源汽车的“军备竞赛”,注定会持续上演,直到撞出新的平衡点。至于鹿死谁手,那就只能搬个小板凳,嗑着瓜子看热闹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