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坦克汽车不打造吉姆尼标准的‘坦克100’?”
“魏建军已经给出了答案,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看一看。”
“难道国人真的不需要一辆小型或微型越野车吗?越野车是不是一定要造的很大很大,轻型越野车的通过能力其实更好吧。”
……
成都车展期间又有读者提出了“坦克100和国产吉姆尼”的问题,可是为何长城汽车就是不造小、微型越野车呢?魏建军对此给出的答案是车型太小众,轴距太短,兼顾家用是问题;长城汽车希望这样的汽车可以带来更多的用途;所以虽然也研究过相关车辆,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
之前流传的所谓坦克100的图片其实都是假的,基本都是用铃木吉姆尼的图片进行的修改。
只是这个决定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单纯从销量的角度来看应当是没有错的,即便是铃木吉姆尼的全球销量也并非很高,虽然这款车的评价一直很高;究其原因还是大多数人选购一辆汽车,其用车需求中难免会兼顾家用,而家用汽车是一定要具有相对充足的驾乘空间的,只有充足的空间才能带来良好的驾乘体验。
但是,笔者认为小、微型越野车是有市场潜力的。
在全球经济走势尚未抬头且不知何时能抬头的漫长阶段里,消费理念的“左移”是难免的趋势;人们在选择商品的时候更注重产品性价比而非品牌价值或其他附加价值;在汽车消费中也更注重实用性,对于车辆性能、空间或配置的要求不再盲目,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但是汽车产品依然是相对奢侈的商品,所以在选择汽车时依然期望车辆具有一定的附加价值,比如带来一些必要的“情绪价值。”
所以现在比较畅销的汽车往往都是价格适中且相对具有个性的汽车,其中不乏售价在15~25万元区间的“方盒子SUV。”
这些车辆多为紧凑级到中型车,但是如果同类产品向下沉淀的话,小型车和微型车则会有一定的市场。
诸如五菱宏光MINIEV、吉利熊猫MINI、长安Lumin、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等车都是微型车或小型车,这些车的车主都有其他的代步车吗?
当然不是。
在这些小、微型汽车用户中只有一部分是有第二辆大尺寸家用车的;反之,有相当一部分的车主就是以此类车辆作为唯一的交通工具,或者作为唯一的家庭用车——其为何不选择价格相当或稍高一些的紧凑级轿车或SUV呢?因为可选项里基本都是没有什么个性的普通家用车,而这些小、微型车更具个性,同时也有电驱动系统带来的用车成本的优势。
该结果则说明小、微型越野车一定有市场潜力。
因为不论是小型还是微型越野车都有更多的标签,都可以匹配更多的场景;而其匹配的场景往往是年轻人所向往的场景,于是产品和用户需求的契合度就会很高。而现在消费观念的“左移”又会让诸多年轻汽车消费者愿意向下兼容个性商品,所以此类车辆一旦上市则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重点:
电驱动技术带来的汽车大型化趋势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其带来的问题包括停车难题、能源浪费和增加排放。
电驱动车辆越做越大,一台家用轿车都恨不得做到两米宽,中端SUV都想要做成大型车;然而这是与汽车电动化节能减排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并且客观上带来了一系列的停车难题,比如进不去机械车位、标准车位三位只能停两车等问题。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预计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不仅会征税,同时可能会按照车辆尺寸和整备质量进行不同标准的课税;届时小、微型车的用车成本会凸显出巨大优势,而这些车就会像日本的“轻自动K级车”一样的受欢迎。
关键在于在未来大型车遍地的时候,大型车的价值则必然大打折扣!
物以稀为贵。
反之,满大街都是大型车的时候,小、微型车又会忽然变成香饽饽。
所以小、微型越野车是应当有很大潜力的,只不过车辆需要使用的驱动系统既不是纯燃油车平台也不应该是纯电动平台;前者用车成本较高,不符合主流车用户实际情况;后者有续航里程焦虑,不符合用户多用途的要求。此类车辆需要的是插电增程混动平台,加上小功率电动四驱,有50~10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即可,车辆甚至可以定义为燃油车。
相信这样的“MINI ORV”一定会大受欢迎,并且形成特有的汽车文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