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痛失销冠成“三瓜两枣”?仅剩一项核心技术被卡脖子

新能源江湖风云突变,昔日销冠理想汽车竟陷入“技术裸奔”困局?

理想痛失销冠成“三瓜两枣”?仅剩一项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有驾

曾几何时,理想汽车凭借“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精准定位,在造车新势力中杀出重围,销量一度稳坐头把交椅。消费者趋之若鹜,资本市场追捧有加,李想的“家庭用户需求论”被奉为行业圭臬。然而时过境迁,当行业竞争从配置内卷转向核心技术角力,理想却显得步履蹒跚,甚至被质疑只剩“一个核心技术”,还时刻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

曾经的风光无限,如今却成了“仨瓜俩枣”的调侃对象。这背后,是市场对理想技术护城河的深刻质疑。回顾其发展路径,理想始终坚持增程式电动路线,避开纯电续航焦虑的同时,也巧妙地绕开了三电系统中最难攻克的电池与电驱技术。而智能驾驶方面,长期依赖第三方方案,自研进度缓慢,导致高阶智驾落地始终落后于华为、小鹏等对手。

理想痛失销冠成“三瓜两枣”?仅剩一项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有驾

更令人担忧的是,其引以为傲的“自研增程系统”,是否真如宣传般坚不可摧?事实上,增程器的核心——发动机技术,仍高度依赖外部供应商。一旦供应链出现波动,或政策对增程路线支持力度减弱,理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被动局面。所谓“核心技术”,实则如悬顶之剑,随时可能被掣肘

理想痛失销冠成“三瓜两枣”?仅剩一项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有驾

与此同时,行业格局早已重塑。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能力全面开花,蔚来以换电体系构建壁垒,小鹏则在智驾领域持续领跑。就连传统车企也纷纷觉醒,推出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相比之下,理想的“舒适区”正在迅速缩小。当用户不再只为“大沙发”买单,当智能化成为主流刚需,理想的技术短板便暴露无遗。

理想痛失销冠成“三瓜两枣”?仅剩一项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有驾

销量数据不会说谎。曾经月销三万+的辉煌已成过往,面对一众强敌围剿,理想的增长势头明显放缓。尽管L系列车型仍在支撑基本盘,但市场对其创新乏力的批评声不绝于耳。MEGA的市场遇冷,更是暴露出品牌向上突破的艰难。

当然,理想并非没有反击之力。近期其加速推进高压纯电平台布局,智驾团队也在扩招提速。但追赶需要时间,而技术积累无法一蹴而就。在新能源这场马拉松中,起跑领先不等于全程领跑。没有真正的技术壁垒,再漂亮的销量也只是沙滩上的城堡

理想痛失销冠成“三瓜两枣”?仅剩一项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有驾

未来已来,留给理想的时间窗口正在收窄。是继续在用户体验层面精雕细琢,还是真正沉下心来攻克核心技术?这不仅关乎一款车的成败,更决定着一个品牌能否走得长远。风光时无人质疑,低谷时方见真章。理想能否打破“仨瓜俩枣”的偏见,答案不在营销话术里,而在实验室的灯光下,在每一颗自研芯片的流片成功中。

理想痛失销冠成“三瓜两枣”?仅剩一项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