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新车质量普遍下滑时,这家日系品牌却一年比一年稳得离谱
一脚油下去,发动机的声音干脆利落,没有一丝多余的共振,方向盘微微一沉,整辆车像套着一张隐形轨道一样笔直向前。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开惯了广汽本田,换车时还是绕一圈又回来了。
前几周去朋友那提车——一台全新的雅阁。他说这已经是他家第三辆广汽本田了,从飞度到奥德赛再到如今的中型轿车,换的不只是车,更是一种熟悉的“踏实感”。坐上去还没发动车,关门那一声沉闷的“咚”,就像提前打了个质量保票。
话说回来,今年车圈的质量榜单公布时,我原以为会看到不少新面孔,结果广汽本田又在主流品牌里站了第一,而且还是连续第六年。更绝的是,各家都在吐槽今年平均车主抱怨的毛病多了不少,他们却反着来,数据稳得像钉在地板上一样。
这种稳,不是靠什么“运气好”或者碰巧没出事。据几个在广本工作的朋友聊,他们一款车从立项到量产,慢慢磨四年起步,比很多品牌多用一年时间。验证环节更是狠到30万公里的耐久路试,其中一半是在国内各种奇葩路况下跑的——你能想到的减速带、烂泥地、夏天烤路面,全给安排上。按他们的说法,就是要让中国用户开起来不别扭、不意外,到了手里就能踏实用。
这种投入慢慢在市场上兑现成成果。比如今年榜单里雅阁依旧在中型轿车领域率先过线,MPV里的奥德赛更是直接冲到第一——要知道这可是个对舒适性和可靠性要求都很苛刻的细分市场。
更有意思的是,它们的保值率也是一副“我就不掉”的姿态。很多中型轿车三年后价格都软了,他们的雅阁还能保持在一个大多数车企羡慕的位置。对于买车的人来说,这意味着开了几年转手并不亏太多,这里面的底气,说到底还是品质不掉链子。
你可能会说,现在新能源、新技术多得眼花缭乱,靠慢工还能行吗?但现实就是,有些车刚上新技术,没两年各种小毛病就冒出来,反倒让人头疼。广汽本田这种“不抢头条,但也不掉队”的节奏,在更多人眼里反而是一种保险的选择。特别是家里第一台车,有不少人会优先考虑它——毕竟车不是玩具,稳定才是王道。
那天提车后,我们一帮朋友带着新雅阁跑去郊区。高速上稳得让人忘了速度表的存在,到了乡道,底盘过滤碎震的感觉很细腻。朋友笑说,开这个车就像穿一双旧球鞋——不花哨,但你知道它绝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路上加油站碰到一个开着十年飞度的老哥,他一听我们是刚提的新车,就神秘兮兮地说:“别看外观年年小改,其实这牌子真舍得在那些你看不见的地方下料。”至于具体是啥,他卖了个关子,说留着让我们以后自己感受。
这话是真是假,咱也没法当场拆车去证实,不过看着朋友脸上那种心安的表情,我大概能猜到他是什么意思。毕竟,有些东西,不是一天两天能感受到的,但真要是体验过一次,你就很难再去选择别的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