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词有变,小米汽车大调整!
"智驾"变"辅助驾驶"!小米汽车官网突然修改关键表述
这个五一假期,小米汽车官网悄悄改了三个字。原本标榜的"智驾Pro"和"智驾Max",现在统一变成了"辅助驾驶Pro"和"端到端辅助驾驶"。别小看这字面调整,背后藏着整个行业的惊涛骇浪。
致命事故引发行业地震
今年3月29日深夜,安徽池祁高速上一辆小米SU7发生严重事故,造成三人死亡。根据现场勘查,事发时车辆处于辅助驾驶状态。这场悲剧像一盆冰水,浇醒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
事故后不到20天,工信部突然召集车企开会。据知情人士透露,会上直接点名批评"虚假宣传乱象",要求所有车企必须删除"自动驾驶""智驾"等误导性词汇。现在打开各品牌官网,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改成了"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小鹏的"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也加上了醒目的风险提示。
宣传话术戴上"紧箍咒"
"现在谁还敢提'自动驾驶'四个字?"某车企市场部员工私下吐槽。根据最新监管要求,所有L2级别功能必须标注"辅助驾驶",宣传物料里禁止出现驾驶员脱手、闭眼等危险场景。就连方向盘图标都不能用绿色——怕消费者误以为可以完全放手。
这次整改动真格的。广告法明确规定,虚假宣传最高可罚广告费10倍。要是闹出人命,企业负责人可能面临2年牢狱之灾。去年某新势力车企因为宣传视频里司机双手离开方向盘,直接被罚了2000万。
安全与技术的生死博弈
行业专家算过一笔账:现在90%的交通事故,都是人类误把辅助驾驶当自动驾驶。有车主在高速上开着辅助驾驶睡觉,有司机边用"自动泊车"边刷短视频。北京某自动驾驶测试员透露:"市面上所谓的L2+系统,遇到突然窜出的电动车照样刹不住。"
但车企也有苦衷。某新势力品牌负责人坦言:"不用'智驾'这种词,消费者根本不买账。"数据显示,带"高阶智驾"标签的车型,成交率比普通款高出47%。这场安全与销量的拉锯战,正在考验每个企业的良心。
未来十年生死线
根据当前形势分析,2024年可能成为智能汽车的分水岭。工信部正在建立"黑名单"制度,虚假宣传的车企将被暂停新品公告。更狠的是要求所有辅助驾驶系统必须记录操作数据,出事时车企要自证清白。
小米这次主动调整,算是给行业打了个样。但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不只是改名,而是实打实的安全保障。下次买车时记住:再炫酷的辅助驾驶,也抵不过你紧握方向盘的双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