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奔驰在中国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震惊的成绩单 —— 零售量仅为 26,653 辆,环比暴跌 40%,创下近五年最低纪录。这个曾经以 "豪华标杆" 自居的德系巨头,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当 BBA 三强中宝马卖出 40,190 辆、奥迪售出 37,600 辆时,奔驰的颓势已无法用 "淡季效应" 来掩盖。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的集体焦虑。
曾经撑起奔驰销量半边天的 "三驾马车"——E 级、GLC、C 级,在 7 月分别仅售出 7,700 辆、7,514 辆和 6,870 辆。这些昔日月销过万的明星车型,如今销量缩水近半。更尴尬的是,除 GLB 勉强突破千辆外,其余车型月销量均未达四位数,部分小众车型甚至不足百辆。这种 "瘸腿式" 的销量结构,暴露了奔驰产品矩阵的严重失衡。
新能源转型的失败成为最大短板。2025 年前七个月,奔驰 EQ 系列电动车在华总销量仅 5,577 辆,其中 EQB 占 1,871 辆、EQE SUV 占 1,713 辆。相比之下,宝马 i5、奥迪 A6 Avant e-tron 同期销量均突破 5,000 辆。消费者对 EQ 系列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肯定其豪华内饰和舒适体验,另一方面则诟病其 "油改电" 设计、续航虚标和车机系统落后。例如,售价 32.2 万元的 EQA,车长不足 4.5 米,配置却不及同价位国产车型,这种 "高价低配" 策略彻底透支了品牌溢价。
在智能化浪潮中,奔驰的反应显得尤为迟缓。以售价 40 万级的新 GLC 为例,其智驾系统不支持遥控泊车、信号灯识别和市区 NOA,传感器数量远少于蔚小理车型。车机系统卡顿问题更是屡遭吐槽,有车主反映 "30 多万的车机流畅度不如国产 10 万级车型"。这种 "科技滞后" 直接导致年轻消费者流失 —— 当问界 M9 凭借华为 ADS 3.0 连续 6 个月蝉联 50 万以上车型销冠时,奔驰的百年豪华底蕴正在被重新定义。
频发的质量问题正在动摇消费者信任。2024 年迈巴赫 GLS 车主维权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新车提车两天即出现中控异响和 A 柱漏水,4S 店却推诿责任。类似案例在车质网、懂车帝论坛屡见不鲜:C 级车主投诉发动机故障灯频繁亮起,E 级车主遭遇高速车机黑屏。更严重的是,奔驰的售后服务态度被批 "傲慢",部分 4S 店对质量问题采取 "刷机消除故障码" 的敷衍处理方式,彻底寒了用户的心。
为挽救销量,奔驰终端优惠幅度持续扩大。C260L 和 GLC260L 的优惠普遍达到 10-14 万元,部分地区 A 级车甚至跌破 13 万元。这种 "以价换量" 策略虽短期刺激了销量,却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消费者陷入观望怪圈:"现在降价这么狠,早买早亏"。更致命的是,经销商为争夺客源恶性竞争,同一车型在不同区域价差高达数万元,进一步透支了品牌溢价。
2025 年启动的 "百家门店关停计划" 正在动摇销售网络根基。许多车主收到短信通知,购车门店已终止授权,后续保养需转至其他网点。尽管奔驰承诺提供 88 元保养礼遇,但这种 "断腕式" 调整仍引发担忧:"服务网点减少,以后维修会不会更麻烦?"。与此同时,部分经销商转投鸿蒙智行等国产高端品牌,形成 "客源连带流失"。
面对困局,奔驰已启动多项应对措施。产品端加速推进 MB.EA 纯电平台车型,首款国产 GLC 纯电版将于 9 月慕尼黑车展亮相,预计续航超 650 公里,支持 320kW 快充。智能化方面,奔驰牵手 Momenta 开发本土智驾系统,并计划在 2025 年底前推出搭载 MB.OS 系统的新车。渠道策略上,试点 "线上直销 + 线下体验" 模式,试图平衡价格体系与服务质量。
然而,这些举措能否见效仍存疑。行业专家指出,豪华品牌转型周期通常需要 18-24 个月,而奔驰当前的市场反应速度显然落后于竞争对手。例如,宝马已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能座舱,奥迪则联合华为推出高阶智驾系统,相比之下,奔驰的本土化合作仍停留在 "技术采购" 层面,缺乏深度协同。
对于消费者而言,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购车决策需更加理性。若追求性价比,可关注终端优惠幅度大的燃油车型(如 C 级、GLC),但需做好承担后续质量风险的心理准备;若注重科技体验,不妨等待 MB.EA 平台车型上市,观察市场反馈后再做决定。无论如何,奔驰正在经历的这场变革,终将重塑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7 月的销量崩塌,是奔驰在中国市场的一次 "压力测试"。它暴露了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的深层矛盾:既要维持品牌溢价,又要适应本土竞争;既要保证利润空间,又要应对价格战冲击。当国产高端品牌用 30 万的价格提供百万级体验时,奔驰的 "豪华叙事" 正在失去说服力。未来两年,将是奔驰破局的关键窗口期 —— 唯有真正放下身段,加速技术本土化、服务年轻化、价格合理化,才能在这场 "达尔文式竞争" 中守住阵地。否则,那个曾经代表身份象征的三叉星徽,或许真的会成为新时代的 "大哥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