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6L e-tron上市,五屏联动加AR-HUD,沉浸座舱体验拉满

当奥迪这个在咱们中国人心里有着特殊分量的品牌,把一台全新的电动车——Q6L e-tron摆在我们面前时,很多人心里都犯起了嘀咕。

这台车,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新鲜劲儿,甚至可以说,它有点不像我们印象里的那个奥迪了。

过去,我们一说起奥迪,想到的就是沉稳、大气、德系工艺,是那种四平八稳的豪华感。

奥迪Q6L e-tron上市,五屏联动加AR-HUD,沉浸座舱体验拉满-有驾

可现在,这台新车的宣传册上,最显眼的关键词竟然是“华为智驾”和“宁德时代电池”。

一个百年的德国豪华品牌,为什么要把自己最核心的“大脑”和“心脏”,换成了咱们中国自己的技术?

这到底是奥迪跟不上时代,被迫做出的改变,还是一次看准了未来方向,主动进行的革新?

这事儿,咱们得好好盘一盘,看看这台“中德混血”的奥迪,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首先,咱们就得从这台车最颠覆大家认知的地方说起,那就是它的智能驾驶系统。

以前,奥迪的科技感体现在虚拟座舱、矩阵大灯上,而现在,它最引以为傲的,是一套来自华为的“乾崑智驾”系统。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堂堂奥迪,怎么能把关乎驾驶安全和体验的“灵魂”交给一个外部供应商,而且还是一个中国科技公司呢?

奥迪Q6L e-tron上市,五屏联动加AR-HUD,沉浸座舱体验拉满-有驾

其实,这背后恰恰是奥迪作为老牌车企最清醒的认识。

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在中国开车,就得用最懂中国路况的系统。

咱们国家的交通环境有多复杂,每个开过车的人都深有体会。

导航上显示畅通无阻,开过去可能就多了一排隔离桩;路口的红绿灯读秒、左转待转规则千变万化;更不用说那些突然窜出来的外卖小哥和“鬼探头”的行人。

传统的智能驾驶系统,很大程度上依赖高精度地图,就像一个严格按照地图走路的游客,一旦地图信息有延迟或者错误,它就懵了。

而华为这套系统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敢于提出“无图”方案。

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眼观六路的老司机,他不完全依赖那张可能会过时的地图,而是通过自己敏锐的“感官”来实时判断路况。

为了给这位“老司机”配上最顶级的“感官”,奥迪在Q6L e-tron上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奥迪Q6L e-tron上市,五屏联动加AR-HUD,沉浸座舱体验拉满-有驾

全车安装了2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这套硬件配置,在同级别的豪华车里都是顶尖的。

激光雷达就像是这台车的“火眼金睛”,不管白天黑夜,都能精准地看清前方物体的形状和距离;摄像头负责识别车道线、红绿灯、交通标志;毫米波雷达则能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里,“看”得更远更准。

这么多传感器协同工作,让这台车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上,能像人一样看懂红绿灯的倒计时,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该起步,什么时候该刹车。

在高速公路上,它不仅能自动跟车、智能变道超车,在遇到旁边有大货车时,系统还会非常人性化地自动向另一侧稍微偏离一些,保持一个更宽的安全距离。

这种细腻入微的体验,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机器辅助,更像是一个真正懂中国驾驶习惯的“副驾驶”坐在你身边,这对于提升行车安全和减轻驾驶疲劳来说,是实实在在的进步。

说完了决定它有多聪明的“大脑”,我们再来看看决定它能跑多远的“心脏”——也就是电池和电驱系统。

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一直是大家购买电动车时最纠结的两个问题。

在这方面,奥迪同样选择了与中国最顶尖的企业合作。

奥迪Q6L e-tron上市,五屏联动加AR-HUD,沉浸座舱体验拉满-有驾

Q6L e-tron搭载了来自宁德时代的107千瓦时超大容量三元锂电池。

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地位,就如同手机界的苹果,是技术和品质的保证。

这块巨大的电池,让Q6L e-tron的续航里程最高能达到765公里(CLTC工况)。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基本上意味着从北京出发,一口气开到山东济南再开回来,中间都不需要为充电发愁。

对于大部分日常通勤和周末出游来说,基本可以实现一周一充,大大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光能跑还不行,补能速度也得跟上。

奥迪Q6L e-tron上市,五屏联动加AR-HUD,沉浸座舱体验拉满-有驾

奥迪这次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800V高压快充技术。

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把充电的“水管”加粗了,电流这个“水流”自然就更快了。

它的最高充电功率可以达到270千瓦,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充电10分钟,就能增加294公里的续航。

这个速度,基本上就是你在高速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瓶水的功夫,车子就恢复了大部分“体力”,长途旅行的体验得到了质的提升。

更贴心的是,奥迪还考虑到了国内充电桩新旧标准并存的现状,开发了一个叫“Bank Charging”的智能充电技术,无论你遇到的是最新的800V超快充桩,还是普通的400V快充桩,它都能自动适应,确保充电效率,避免了“有好马却没好鞍”的尴尬。

当然,一台豪华车,如果仅仅是科技配置高,那它就成了一个电子产品,而不是一台车。

奥迪深知这一点,所以在驾驶和安全这些传统强项上,依然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德系水准。

车身是车的骨架,Q6L e-tron的车身大量使用了潜艇级别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整车的抗扭转能力非常强。

奥迪Q6L e-tron上市,五屏联动加AR-HUD,沉浸座舱体验拉满-有驾

这听起来很专业,说白了就是车身非常坚固、扎实,在激烈驾驶或者发生碰撞时,车身不容易发生形变,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这一点,从它在欧洲和美国最严苛的碰撞测试中都获得了最高安全评价就能看出来。

在底盘方面,前后都是复杂的五连杆独立悬架,这是豪华运动车型的标准配置,能保证车辆在各种路况下都有很好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开起来,你依然能感受到那种熟悉的、沉稳而又精准的德系驾控质感,这是奥迪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最后,我们坐进车内,感受一下新时代的豪华到底是什么样的。

Q6L e-tron的座舱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科技感爆棚。

最吸引眼球的,是那个巨大的全息AR抬头显示系统。

它已经不是简单地把车速、导航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上,而是能把虚拟的导航箭头、行车辅助信息,非常逼真地“叠加”在现实的道路上。

奥迪Q6L e-tron上市,五屏联动加AR-HUD,沉浸座舱体验拉满-有驾

比如,前方路口需要右转,你就会看到一个巨大的蓝色箭头直接“铺”在你需要转弯的车道上,清晰直观,让你再也不会错过路口。

中控台由一整块曲面屏构成,包含了仪表盘和中控大屏,副驾驶前方还有一块专属的娱乐屏,可以看电影、听音乐,而且带有防窥功能,不会影响到驾驶员。

加上手机,就实现了所谓的“五屏联动”。

配合上来自丹麦的B&O高级音响,全车20个扬声器,甚至在主副驾的头枕里都内置了扬声器,能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3D环绕声场。

这种全方位的数字沉浸体验,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豪华座舱的认知。

总的来看,奥迪Q6L e-tron的上市,不仅仅是推出了一款新车那么简单。

它更像是一个宣言,宣告着一个传统的豪华巨头,正在以一种非常开放和务实的态度,拥抱这个属于智能电动车的时代。

它没有固步自封地坚守自己过去的一切,而是聪明地将自己百年积累的精湛造车工艺,与中国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顶尖技术成果进行了深度融合。

它保留了德系车严谨的安全标准和卓越的驾驶质感,同时又补齐了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这些新兴领域的短板。

这种“德国筋骨”与“中国大脑”的结合,或许正是未来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传统豪华品牌在面对新势力挑战时,给出的一份最有力的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