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燃油车强势回归,超三成电动车车主的遗憾选择

新能源车崛起与消费趋势变化

1. 2025年上海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有67款,而传统燃油车只有30款。超过三成的纯电动车车主表示后悔买了燃油车。

2. 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说是在零下10℃的低温下,15分钟就能从5%充电到80%。

3. 不过,超快充虽然方便,但对电池寿命影响不小。经常用120kW以上的超充,电池的使用寿命会比慢充缩短40%。

4. 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国产车正在努力向高端市场迈进。比如极氪的旗舰SUV车型9X预计起售价会在50万元以上。

5. 虽然国产车的价格越来越高,但消费者升级消费的意愿不强。现在15-30万元价位的车主更多是想“降级”消费。

上海车展:燃油车强势回归,超三成电动车车主的遗憾选择-有驾

车企倔强:保时捷、长城都来了

在上海车展的保时捷展台上,“无可替代”这句广告语随处可见。这次保时捷带来了18台车参展,其中有9台是博物馆级别的经典车型。在很多人觉得燃油车该进博物馆的时候,保时捷依然坚持自己的风格,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前来拍照打卡。虽然展台上没有那些炫酷的智能科技,但人气却非常高,高峰期得排三小时队才能进去。

长城汽车也挺“倔强”的。车展前他们就放话“坚决不造增程车”,还在车展现场展示了4.0T V8发动机。跟其他车企全力投入新能源的潮流相比,他们的做法显得有点特别。

上海车展:燃油车强势回归,超三成电动车车主的遗憾选择-有驾

新能源车面临的电池挑战

在上海车展上,展出的新车里新能源车型有67款,而传统燃油车只有30款。虽然新能源车占了大多数,但30款燃油新车也不算少了。按前几年的预测,到2025年燃油车应该快消失了,但现在看来情况没那么快。

最近,麦肯锡发布了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里,超过三成的纯电动车车主后悔买了燃油车,打算下次买车时重新选择燃油车。相比之下,插混和增程车车主的后悔比例低得多。

纯电动车是不是遇到了问题?在上海车展上,电池厂商也开始在整车馆展出产品。毕竟,电动车性能的提升离不开电池技术的进步。

在上海车展前,宁德时代推出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说是在零下10度的低温下,15分钟就能从5%充电到80%。同时,他们还发布了一个叫“纳新”的钠离子电池品牌,能让混动车的纯电续航超过200公里,纯电动车续航超过500公里。

亿纬锂能也升级了他们的大圆柱电池技术。公司副总裁江吉兵提到,这种电池的安全性很高,底部碰撞吸收的能量可以达到1000焦耳,是新国标要求的6.6倍。

上海车展:燃油车强势回归,超三成电动车车主的遗憾选择-有驾

超快充PK换电:技术角逐下的平衡难题

比亚迪推出了10C闪充,紧接着宁德时代又发布了12C。超充技术的进步,似乎对换电模式形成了挑战。在车展上,当被问及此事时,蔚来汽车的李斌直言:“超快充要是能像我们一样提供10年甚至15年的质保,那我得佩服他们。”

其实,超快充和电池寿命之间一直是个矛盾点。根据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团队的研究,如果经常使用120kW以上的超充,电池的使用寿命会比普通充电方式缩短40%。

简单来说,就算电池厂商吹嘘技术有多大的突破,但在实际商业运营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毕竟,消费者总是希望车子既跑得远、又省钱、还安全。所以,新能源车在续航、成本、安全性等方面,需要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上海车展:燃油车强势回归,超三成电动车车主的遗憾选择-有驾

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的竞赛

在商业运作方面,光靠技术升级很难达到质的飞跃。就像按住一个麻烦,另一个问题又冒出来了。比如电动车的续航问题刚解决,电池寿命、充电桩布局和使用费用等问题又接踵而至。

有知情人士透露,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标准可能会加入高低温环境下的能耗指标,目的是推动车企和电池厂家解决电动车在寒冷地区“水土不服”的问题。这同时也对企业在能耗管理上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纯电动车型。

国产车的价格越涨越高。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2025上海车展上亮相的重点燃油新车,像上汽奥迪A5L、沃尔沃新款XC90、第六代丰田RAV4荣放、全新大众朗逸Pro等,大多数是合资品牌的产品。相比之下,国内品牌则把更多精力放在新能源领域,努力向高端市场迈进。

上海车展:燃油车强势回归,超三成电动车车主的遗憾选择-有驾

国产新能源车掀起豪车风潮

在华为和江淮联手打造的百万级豪车之后,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极氪也推出了自己的旗舰SUV——9X。这款车预计起售价会在50万元以上,同时还会推出一款更高端的极氪009光辉版,预计起售价会超过100万元。

车展开幕当天,就有中东的富豪去看了极氪9X,当场就想下单,甚至想把展台上的车全都买走。

另外,比亚迪旗下的仰望品牌也发布了全尺寸豪华SUV仰望U8L,预计价格也会达到百万级别。岚图的梦想家四座版MPV也在车展上亮相,取名为“岚图梦想家山河”,预售价为70.99万元。

可以说,在这次上海车展上,最贵的车大多出自国产新能源品牌。根据麦肯锡的调查,越来越多打算买电动车的人开始考虑插混和增程式电动车,这个趋势比去年明显增强了不少。

上海车展:燃油车强势回归,超三成电动车车主的遗憾选择-有驾

合资车企发力插混:别克GL8陆尚上市

插混和增程这两种技术慢慢成了主流,连合资车企也开始跟上了脚步。今年上海车展前,别克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大型新能源MPV——GL8陆尚,起售价是24.99万元,全系都配备了别克的插混系统,号称“真龙”系统。

虽然现在国产车的价格越来越高,但消费者愿意花更多钱买车的热情并不高。大家都知道,国内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存量阶段,很多人买车是为了增购或者换购。根据麦肯锡的研究,那些现在开15万以下车的车主,在换车的时候很可能会选择更高价位的车;同样,开40万以上车的人也有这种倾向。但是,开15到30万车的车主,更多是想买一辆更便宜的车。简单来说,就是“中间地带”的人不想多花钱。

从整个市场来看,最近上市的20万到40万的新车,价格都在往下降。其实呢,虽然国产车的价格在涨,但如果想把车卖到30万以上,这事儿会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上海车展:燃油车强势回归,超三成电动车车主的遗憾选择-有驾

车展车企大佬为何集体闭嘴了

上一届上海车展时,有些车企的老总曾说,再过三四年,新款燃油车就没了。但今年的上海车展,展出的新能源车占了近七成,却没人再说这种话了。像大众、通用、丰田和本田这些大公司,未来的计划里既有电动车也有混动车和燃油车。

说到底,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了,谁也说不准将来会怎么样。那些车圈的大佬与其在网上信口开河、挨骂,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各种准备,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