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也降价,从18万跌到12.69万,10气囊+7座,皓影为何还是卖不过CR-V?

曾几何时,本田皓影的入门价还要18万起步,如今终端售价直接跌穿13万大关,狂甩6万优惠。这款CR-V的姊妹车型,三大件与CR-V完全一致,价格却便宜了好几万,销量不升反降,9月份仅卖出9954辆,同比往年“金九银十”的2万辆成绩,直接腰斩。是国产新能源太猛,还是皓影自身竞争力不足? 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款“降价求生”的日系SUV。

本田也降价,从18万跌到12.69万,10气囊+7座,皓影为何还是卖不过CR-V?-有驾

一、价格战背后的销量困局

皓影的降价并非偶然。2024年以来,其销量持续波动,甚至出现“降价也换不来量”的尴尬局面。

比如2025年4月,皓影在终端优惠6.3万的情况下,月销量仅7612辆,同比微跌3.19%。对比同门CR-V同期1.5万辆的月销数据,皓影的“以价换量”策略显得力不从心。

更残酷的是,国产新能源车型的冲击远超预期。比亚迪宋PLUS DM-i等车型凭借更低的油耗、更智能的配置,直接抢走了皓影的传统客户群。

二、标配10气囊,安全性能否成为杀手锏?

本田也降价,从18万跌到12.69万,10气囊+7座,皓影为何还是卖不过CR-V?-有驾

皓影在配置上确实拿出了诚意,全系标配10个安全气囊,中高配车型还搭载L2级驾驶辅助系统、全速自适应巡航和盲区监测等功能。这一配置水平在12万级合资SUV中几乎找不到对手。

用户吐槽的焦点也很明确:车机系统落后。皓影的语音交互被形容为“功能机水平”,对比国产车的鸿蒙座舱、高速NOA辅助驾驶,差距明显。

三、空间实用性强,舒适性拖后腿

本田也降价,从18万跌到12.69万,10气囊+7座,皓影为何还是卖不过CR-V?-有驾

皓影的尺寸为4716mm×1866mm×1681mm,轴距2701mm,属于标准的紧凑级SUV。实测中,1米8身高的乘客在后排能获得超过两拳的腿部空间,后备箱容积达627升,7座版还可选装(仅加价5000元),实用性拉满。

然而,皓影的隔音问题始终是硬伤。高速行驶时风噪明显,甚至不如丰田RAV4荣放。车主反馈:“开车必须调大音乐音量盖过噪音,长途体验打折扣。”混动版本应更安静,ANC主动降噪功能仅CR-V配备,皓影全系缺失。

四、动力平顺省油,新能源短板明显

本田也降价,从18万跌到12.69万,10气囊+7座,皓影为何还是卖不过CR-V?-有驾

皓影提供1.5T燃油和2.0L混动两套动力系统。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93马力,匹配CVT变速箱,低扭响应快(1200转即可输出80%峰值扭矩);混动版油耗低至4.8L/100km,适合城市通勤。

问题是,皓影的新能源版本销量惨淡,混动版月销仅257辆,插电混动版更是无人问津。对比比亚迪DM-i技术已迭代到第五代,本田的混动系统在纯电续航、动力响应上逐渐落后。

五、皓影 vs CR-V:同门不同命

本田也降价,从18万跌到12.69万,10气囊+7座,皓影为何还是卖不过CR-V?-有驾

皓影与CR-V三大件相同,命运迥异。2024年CR-V销量18.7万辆,皓影仅15.3万辆。原因在于:CR-V品牌认知度更高,且配置更侧重实用性(如标配ANC降噪),皓影虽设计更年轻化(如熏黑尾灯、运动套件),细节体验如大灯亮度不足、隔音差等问题更突出。

保值率也是关键因素,CR-V三年保值率70.01%,皓影仅为57.74%。这意味着,选择皓影可能省下购车款,但换车时亏损更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