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X9增程版:63.3度大电池,450km纯电续航,年内上市
小鹏X9增程版来了。真的来了。不是传闻。不是猜测。是实打实的工程验证车已经跑在戈壁滩上。沙尘漫天。地表温度六十度。电池包表面烫得能煎蛋。可它还在跑。还在测。还在验证极限——这,就是小鹏的态度。
63.3度电。你没看错。一个增程版MPV,塞进了63.3kWh的电池组。这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几乎逼近了纯电车型的门槛。市面上大多数插混MPV,电池容量还在20-40kWh徘徊。而小鹏?直接翻倍。甚至比某些纯电SUV的电池还大。这背后是野心。更是对用户痛点的精准打击。
我们总说“里程焦虑”。可真正的焦虑是什么?是节假日高速排队充电。是临时出差发现电不够。是老婆孩子坐在后排,你却在找桩。小鹏X9增程版想解决的,正是这种“不确定的焦虑”。450公里的纯电续航。CLTC工况下的数字。但别急着喷。实际开,350-380公里稳稳的。城市通勤?一周充一次电足够。上海内环到杭州西湖,来回不充电。这叫底气。
可它不止是个“电车”。它还有“油”的底气。那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只负责发电。安静。高效。当电池见底,它悄然启动。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综合续航1600公里。从北京一口气开到广州?中间加一次油,睡一觉,到了。这不是梦。是即将落地的现实。
为什么是X9?为什么是MPV?小鹏的选择耐人寻味。MPV用户是谁?是家庭。是商务。是需要空间、舒适、可靠的人。他们不排斥新技术。但更看重稳定性。小鹏敢把增程系统塞进X9,说明它对这套技术足够自信。SEPA 3.0平台。鲲鹏智驾AI架构。听名字就带着一股“万物皆可电”的气势。这套平台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让增程系统无缝嫁接。不用重新设计底盘。不用大改结构。效率极高。成本可控。这,才是技术的胜利。
车身尺寸呢?长5316mm。宽1988mm。高1785mm。整备质量2750公斤。比纯电版略重。但空间没缩水。第三排依旧能跷二郎腿。座椅还能放平。露营模式一键开启。星空顶打开。投影仪亮起。一家人躺在车里看《流浪地球》——这画面,谁不心动?
测试呢?小鹏没藏着。19个国家。330个城市。零下40度的漠河。海拔5000米的昆仑山口。沙漠。暴雨。高原。它都跑过。工程师说,要让X9增程版在任何极端条件下,都能把家人安全送回家。这话听着朴素。却最戳心。车,终究是载着爱的人移动的家。
2025年第四季度。它将正式发布。价格?配置?还没公布。但可以猜。63.3度电的成本不低。宁德时代的电池。顶级的热管理系统。再加上增程器。价格肯定不会便宜。可比起丰田埃尔法?比起奔驰V级?它有智能化的降维打击。XNGP。城市NGP。自动泊车。全场景语音。这些,都是传统豪华MPV给不了的。
有人问,增程是不是技术倒退?是妥协?我反问:什么是进步?是死守纯电,让用户在寒风中排队充电?还是提供一种更灵活、更无焦虑的选择?小鹏的选择很明确——用户要的是自由,不是束缚。电够用时,它是零排放的纯电车。电不够时,它是无里程焦虑的增程车。这不叫妥协。这叫智慧。
MPV市场正在变。不再是“老板专车”的代名词。它成了“家庭移动起居室”。小鹏X9增程版,正是冲着这个新定位来的。它不讨好所有人。但它精准击中了那群既要科技感、又要实用性的中产家庭。他们懂车。也懂生活。
你会为“无焦虑出行”买单吗?你会接受一台带发动机的“电车”吗?小鹏X9增程版,正在等待答案。而我,已经开始期待它的交付了。毕竟——450公里纯电,1600公里综合,谁不想试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