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沙特的汽车市场而言,日本丰田、本田、日产;德国的奔驰、宝马、大众,都是大马路上随处可见的汽车。当然,现在中国品牌汽车也能见到很多,比如吉利、长城、长安这些品牌的燃油车。反而是在国内近几年来增速最快的新能源汽车,我在沙特大街上就没有见过。
有关新能源电动车在沙特展望未来,本文在此不表,单从实际情况出发,列举 10 条必须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必须做出的准备:
1. 产业供应链不全,跟不上。
沙特的汽车产业链不够完善,而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大量的零部件支持和供应链配套,但沙特的现有供应链跟不上这些要求,国内的供应支持不充分,这对成本和效率来说都是难题。
2. 沙特油价比电价还便宜,没有性价比。
在沙特市场,燃油价格远低于电价,使得新能源车在节省使用成本上没有任何优势,这一点对吸引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是个巨大阻碍。
3. 沙特现有的电力系统完全无法支持 10% 以上的电动车保有量。
沙特的电力系统承载力较弱,如果新能源汽车普及,哪怕是达到10%的市场占有率也会造成电网负荷过大,甚至会出现供电不足的问题。
4. 基础建设,或者说铺装路面不行。
沙特最好的路面水平也仅相当于国内的国道,且减速带是水泥实心,路面上还有不少小石块和垃圾。新能源汽车底盘易损,长时间行驶在这样的路面上,磕伤电池引发事故的概率很大。
5. 沙特全年气温都很高。
最高温度可达50多度,按照国内媒体2024年测试的结果看,新能源汽车在极端天气下表现不佳。在沙特年均40度以上的日子能达到180天,这种气温环境对新能源汽车来说非常严苛。
6. 将面对没有产业工人的情况。
沙特本地人不会从事汽车工厂生产这样的工作。都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及、伊拉克这些国家的人在沙特从事低端的体力劳动和服务工作。
因此,即使中国的新能源电动车厂在本地建工厂,找到的也只会是这些国家的工人。
他们的文化水平、技能水平、道德品质,宗教文化,都完全不一样,且他们之间可能还存国家、宗教文化在冲突。简直无法想象面对这一锅粥的情形,谁能有这管理能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听你的什么企业文化,奋斗者精神,996 福报,加班有理等 PUA 国内员工的理由。
新能源车企要是敢让他们加班,他们就敢给你闹罢工,敢去劳工部告你。而沙特的劳工部是真管事,和国内 XXX 可不一样。
7. 沙特天气炎热且干燥,电池的起火率估计比国内会高 2 倍以上。
沙特天气炎热且干燥,电池的起火率估计比国内会高 2 倍以上。安全和电池自燃问题,从技术没得到彻底改善前,建议各大新能源电动车厂们还是别乱来。在沙特出了车子电池自燃的新闻,人家国家的真查。你要是想向国内一样将责任推给驾驶人,那可能就不仅仅只是赔偿和善后问题了。
而且,沙特人都很有钱且特惜命,只要您的新能源汽车一旦爆出安全隐患方面的新闻,那估计也没人会再买这个品牌或者说这个种类的车了。
8. 新能源汽车上的电子元器件太多。
因为 9 月底发生的事情, 中东地区国家的人们对电子元器件产品心里有阴影。据说现在不是特别信任的人,在面见国王和王储时,都不允许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近身。
这种信任危机将会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9. 新能源汽车厂家将面对自己派来考察市场员工的忽悠。
面对一个有钱有闲的几近空白市场,还和我国很友好的国家,当厂家提出市场和生产布局考察时,本人敢负责的说,每个参与该项目的人员都只会乐观的想着该怎样做好《沙特市场调研报告》、《沙特市场开发可行性报告》……
报告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没人敢写《市场忠告》、《不可行性报告》…
这些所谓的报告,说白了就画大饼,成功了是写报告的有远见…失败了,那是调研团队的共同决定,与在下个人无关。
10. 推理和直觉,沙特并不会真的重视新能源电车。
它本身就是石油资源的最大出口国—NO1,加油站的汽油比同体积的矿泉水还便宜。
就好像你不会在四川去偷笑火电厂,去山西投资水电厂一个道理。
沙特会愿意资本投资新能源汽车来全世界赚钱,还有环保的名声。表演性质的建个新能源电车厂没问题。真让它给我们专利费,升级自己的电网、公路基建、花贵的电费……这些…
就为了不用自己家多的是,根本用不完还便宜到不行的汽油。
这道理,在谁那能讲得通?
总结
在沙特这样一个全球石油大国,新能源汽车要想占据一席之地,必须直面从产业链到市场需求、从管理难度到政策限制的种种挑战。沙特政府虽然会在新能源方面进行象征性支持,但作为一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新能源汽车在沙特的普及之路将十分艰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