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高速上跑得快的车多是油车
高速上超车的。总是那些燃油车。
它们嗖的一下就过去了。
你刚反应过来。那红色尾灯已经远去。
而你的电车。踩下电门。起初加速很猛。可速度一过120。动力就开始打折扣。
这是错觉吗。
不。这是两种动力系统的宿命对决。
燃油车。天生为长距离而生。
发动机。变速箱。油箱。三者组合,像一位经验老道的登山者。
知道什么时候该换档。什么时候该省力。
它的节奏。是持续的。稳定的。
哪怕140km/h巡航。也能维持几个小时不喘。
为什么。
因为能量密度。
1升汽油≈48度电。
这个数字背后。是物理法则的无情碾压。
你车上的电池包。可能重达600公斤。
储存的电量。还不到油箱能量的十分之一。
那台标称续航650km的电车。
真上高速。120km/h跑下来。实际能跑多少。
370km。
缩水超过40%。
而油车呢。一箱油。轻松跑800公里。
中途几乎不用停。
加油。5分钟。
加满。走人。
服务区的充电桩呢。
排队。等待。屏幕上的“预计充电时间:28分钟”像在嘲讽。
节假日更惨。
充电区堵成停车场。
你只能干等。
电车快吗。
快。
0-50km/h。它赢所有。
但高速不是比谁起步快。
是比谁能持续输出。
电机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命运。
低速时。扭矩爆表。
但速度一拉高。转速飙升。效率断崖式下跌。
140km/h时。70%的能量都在对抗风阻。
维持这个速度。需要约100kW功率。
对一辆80度电的车来说。
半小时。就耗掉一半电量。
电池开始报警。系统自动限速。
你踩到底。车速却上不去。
为什么。
热管理在起作用。
电机发热。电池升温。
为了保护寿命。系统强制降功率。
你感觉。像被捆住了手脚。
而油车呢。
V6。V8。甚至V12。
高转速区间。才是它们的舞台。
200km/h。对它们来说。只是热身。
没有续航焦虑。没有功率衰减。
只有风声。引擎声。和前方无尽的路。
有人说。电车技术会进步。
当然。
电池密度在提升。800V平台在普及。碳化硅电机在应用。
但物理规律。不会轻易让步。
能量密度。热管理。补能速度。
这三个坎。
每一步都像翻山。
而油车。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百年。
它的每一条曲线。每一个调校。都是经验的结晶。
你可以说它旧。
但不能说它弱。
尤其是在高速上。
电车是百米飞人。
爆发力惊人。
油车是马拉松选手。
耐力十足。
你想要哪一种。
取决于你要跑多远。
市区通勤。电车安静。省钱。加速爽。
一周充一次电。足够用。
但要是跨省。长途。
尤其是节假日。全家出行。
时间紧。路程长。
你敢全靠电车吗。
服务区充电桩满负荷运转。
你看着电量从60%掉到40%。
导航显示下一个充电站排队20分钟。
焦虑。开始蔓延。
而旁边那辆奥迪A6L。加完油。摇下车窗。
司机朝你笑了笑。
一脚油门。消失在车流中。
这就是现实。
不是电车不好。
是场景不同。
高速。是油车的主场。
这里拼的不是瞬间爆发。
是持续输出。是补能效率。是系统冗余。
电车在努力追赶。
但差距仍在。
也许十年后。固态电池普及。
充电像加油一样快。
到那时。高速上的主角。或许会换人。
但现在。
当你看到一辆保时捷Panamera从你旁边呼啸而过。
别惊讶。
它烧的是油。
但它赢的是系统。
是百年工业积累的厚度。
电车会赢未来。
但此刻。高速上。
油车仍在书写它的传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