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日产轩逸申报的信息一出来,车圈又热闹了。大家都在讨论:这前脸怎么这么激进?到底是要向谁宣示个性?别忘了,这可是轩逸啊——一直以来以稳重家用著称的那位“老好人”。这次突然耍起了“狠”,难道要给年轻人整点新花样?还是只想在外形上博个噱头?
咱们先不急着表态,来想个问题:家用车到底需不需要很激进的前脸?这几年,各路车厂都在搞“运动化”风,搞得大灯能比獠牙还锋利,进气格栅比嘴巴还大。你说审美是个见仁见智的事,但有些设计确实让人有点懵圈。你愿意下班回家,车库里摆着一台像“愤怒的野兽”一样瞪着你的轩逸么?或者早上遛娃开出去,邻居投来古怪目光,你心里能淡定说出“我开心就好”吗?
或许,现在的轩逸正处在一个两难的阶段。老款一直主打安稳,给家庭用户安全感;但市场变了,年轻人说车太老气不行,品牌不得不“靠拢潮流”。可是问题又来了:年轻人真就吃这一套么?有没有可能大家根本不在意你的獠牙头,不考虑你有多“凶”,反而更关注配置和动力表现?
回到这次申报的信息里,新轩逸的前脸用上了倒梯形大嘴,黑色网格,犀利雾黑灯,贯穿日行灯,甚至连下包围都三段式“武装”了。这一大波改动,确实让它一眼看上去“更有攻击性,更年轻化”。我猜日产也是看销量跑不过思域、朗逸,干脆从设计下狠手:你们狼牙棒,我也獠牙头,看谁更狠。但说实话,“狠”不一定等于“受欢迎”,特别是家用车这条赛道,真正的刚需用户希望的是“不出错”。
再说技术层面,这新轩逸的动力,还是一脉相承1.6L自吸加CVT。最大功率99kW,这数据和之前没什么区别。你要真跟运动挂钩,那起码动力得跟得上吧?结果日产老实人设没跑偏,没搞涡轮也没加混动。敢问一句:“这道一盘‘运动风’外壳,底子还没动弹,买单的是谁?”
有没有人思考过这个事?你会因为前脸的变化多掏钱买一个动力一成不变的轩逸吗?或者还是回归那句老话,“买菜车没必要动脑筋,只要开起来省心就行”,新轩逸的这波操作是不是有点“为改而改”?
与此同时,关于配置选择,申报里写的前雷达、倒车影像、无钥匙进入甚至天窗都只是‘可选’,不是全系标配。这年头,倒车影像都能在几万元的小车里“随手安”,轩逸还得让用户掏升级包。这样一来,要是日产在实际定价时还玩“基础够瘦”,是不是有点不厚道?有的家庭买了低配,配件一缺一堆,还得自己加装,结结实实地体验“买车只是开始,折腾才是主旋律”。这种“车企套路”到底能玩多久?厂商是应该把好东西都藏着掖着,还是应该一次性诚意给足?
说到空间和尺寸,新轩逸没啥变动,还是老一套2712mm轴距,凉了一众对“加长有瘾”的人。但换个角度,这不正好说明日产看透了:轩逸的用户,大部分真的不需要太多虚头巴脑,空间适中就够,要的是平均水准,不是绝对领先。只不过,外观年轻化,内部还是老本样,车厂是不是也有点“照顾面子,放弃里子”呢?大家在意的不是“看着像运动”,而是“更舒适、更省心”,这一点轩逸能不能自信地回答?
不管怎么说,轩逸这次申报的信息让人不得不问:激进的外壳能撑得住传统的灵魂吗?是不是车企面临转型时的阵痛期?这里有个更大的问题值得深思——品牌定位,是根本顺市场趋势还是固守老用户?日产这波操作,其实把自己逼到了十字路口。变得更运动,老用户可能感到不适;动力没升级,年轻人可能不买账。那到底谁才是轩逸的“新主顾”?难道车企就该“双面下注”,既哄老用户,也哄新客户?
有人会说,轩逸不就是个早晚得改的产品吗?家用轿车市场本来内卷严重,思域、朗逸、一汽丰田、吉利帝豪,谁不在你追我赶。但问题是,轩逸的优势一直是“皮实、耐用、没负担”。这种用户心智难道不应该继续保留吗?如果为了赶时髦,把最核心的东西丢了,那就像套上华丽外衣却忘了里面只穿秋裤。真到那时候,用户会不会选择其他更加“朴实无华”的品牌?
另一方面,咱们也不能只批评日产——市场确实变了。放眼身边,年轻人购车有很多新诉求,颜值要高、智能要强、配置要齐、油耗要低,最好还能动力猛一点,后期保养不烦人。这些需求,老轩逸那一套已经慢慢跟不上了。车企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必须有动作。而轩逸这次的“激进前脸”,说白了是一种“向下兼容+向上试探”的产物。大家都在看,卖的好吗?骂的多不多?市场反馈怎么说?这才是最终归宿。
不过换个角度思考:汽车这个行业,永远都在迷茫与创新之间徘徊。一家车企,要么大胆搞事刷新存在感,要么稳扎稳打只守原班人马。“轩逸能不能在呼唤改变的年代里坚持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盲目跟风”?这问题没准要给时间来验证。毕竟买家用车的人,永远都是那一类——为安全性买单,为舒适性买单,为省心买单。那些闪亮的前脸、獠牙的灯组、夸张的下包围,有时候真只是个谈资。
最后留一问题给大家:你觉得买车应该更看重“设计,颜值,个性”,还是更在意“空间、配置、动力、品质”?如果有一天你的家用车型开始在外观上和运动轿跑叫板,动力却还在原地踏步,你会为这份“张扬”买单吗?或许轩逸新款,是一个时代变迁的注脚,也可能是一次“无效激进”。现在,它站在曾经最稳的位置上,开始试探在年轻与传统之间的灰色地带。让我们看看,下一步,它会不会给大家一个惊喜,还是继续做那台“低调又耐用”的老家伙。
所以,我的看法很简单,家用车本质上是你生活的伙伴,不应只追求一时的潮流。外观可以年轻点儿、激进点儿,但里子的改变才是关键。空间、配置、动力、品质,才是决定用户是否买单的终极标准。激进前脸不是坏事,但别忘了,用户真正需求的是省心和靠谱。你可以在外观上疯狂一把,可理念和动力就该脚踏实地。否则再花里胡哨,用户也只会是看看笑笑,而不会把票投给你。轩逸,你激进归激进,心别飘了才好。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