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国内的汽车圈里又有了新话题,主角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比亚迪。
在国家工信部最新公布的一批新车申报信息里,比亚迪旗下那台主打家用的MPV——夏,悄悄地推出了一个新版本,这一下子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
很多人都在问,这车屁股后面多了个“PRO”的标志,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就是简单地加点配置吗?
更重要的是,听说这次它把比亚迪最顶尖的“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也给配上了,这对于一台二十多万的家用MPV来说,究竟是实实在在的升级,还是一个听着好听但不太实用的“花架子”?
如果价格真的定在25万左右,咱们普通老百姓能下决心买单吗?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
首先,我们得看看这台新车到底新在哪儿。
从申报图来看,这台比亚迪夏PRO的外观设计,大体上还是我们熟悉的样子。
前脸依然是比亚迪现在标志性的“龙颜美学”设计语言,那个面积很大、造型很像龙鳞的进气格栅,加上中间那个醒目的汉字“夏”车标,整体看起来还是挺有气势的。
车身侧面,线条流畅,作为一台MPV,它也配备了方便老人孩子上下车的侧滑门,而且滑轨隐藏得很好,显得很整洁。
车尾的设计也是现在流行的贯穿式尾灯,点亮之后辨识度很高。
可以说,在设计上,它保持了比亚迪一贯的风格,没有做太大的改动。
真正的变化,藏在那些不容易被一眼注意到的细节里。
最明显的就是车尾那个“夏PRO”的标识,它就像一个信号,告诉我们这台车不是普通版本。
而更核心的升级,则体现在车辆的配置清单里。
这次申报的夏PRO,提供了一项非常关键的选装配置——激光雷达。
与此同时,我们还能看到车头风挡玻璃上方的三目摄像头,以及车身侧面的摄像头和前格栅里的毫米波雷达。
当这些硬件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答案就已经很清晰了,这就是比亚迪那套最先进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完整形态。
这里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下。
现在市面上正在销售的比亚迪夏,虽然也带有一些驾驶辅助功能,但因为硬件上没有配备激光雷达,它的能力是有限的。
基本上,它只能在路况比较简单的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帮你实现自动跟车、保持车道,减轻一些长途驾驶的疲劳。
可一旦进入到路况复杂、红绿灯多、行人和非机动车混杂的城市市区,它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大部分时间还是需要驾驶员自己全神贯注地去开。
但是,这次夏PRO加上了激光雷ada,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激光雷达可以把它理解成是汽车的一双高精度3D眼睛,它能非常精确地感知周围环境的距离、形状和动态,而且不受光线强弱的影响。
有了这个核心硬件的支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城市NOA)就有了可能。
这意味着,在未来,当你开着这台夏PRO上下班,遇到堵车长龙时,车辆可以帮你自动跟停、起步;在一些复杂的十字路口,系统也能辅助你进行判断和通行,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把驾驶员从紧张疲劳的城市通勤中解放出来,对于那些需要接送孩子、承担家庭出行重任的“奶爸”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升级。
那么,比亚迪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给夏这台车进行这样的升级呢?
这背后其实是整个MPV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
我们看数据说话,比亚迪夏上市以来的销量,一直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近几个月的月销量大约在两千多台的水平。
这个成绩在比亚迪庞大的产品家族里并不算突出,而在整个MPV市场里,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它面前,有别克GL8这座难以逾越的大山,GL8凭借多年来在商务和家用领域积累下的深厚口碑,销量一直遥遥领先。
而在它身后,追兵也越来越多。
比如广汽传祺的M8,凭借出色的性价比和空间表现,牢牢占据了一块市场份额;还有像上汽大通的大家9超混这样的新对手,同样主打新能源和智能化,价格也咬得很紧。
更不用说,还有理想MEGA、小鹏X9这些来自新势力的纯电MPV,它们直接用顶级的智能化配置和全新的产品理念,正在重新定义高端MPV市场。
在这样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激烈竞争中,比亚迪夏如果仅仅依靠DM-i混动技术带来的省油优势,已经很难脱颖而出了。
市场需要新的卖点,消费者也期待更多的价值。
因此,比亚迪选择将自己在智能化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天神之眼”下放到夏PRO上,这其实是一次非常清晰的战略调整。
它想通过“智能化”这张牌,来打出差异化,告诉消费者:在25万到30万这个主流家用MPV价位段,你不光可以买到大空间和低油耗,还能享受到堪比高端车型的智能驾驶体验。
这既是对产品力的补强,也是对比亚迪技术自信心的一次展示。
当然,技术再好,想法再妙,最终还是要回到一个最现实的问题上:价格。
这才是决定广大消费者是否愿意掏钱的关键。
目前在售的比亚迪夏,指导价是24.98万元到30.98万元。
而一套包含激光雷达在内的高阶智能驾驶硬件和软件系统,成本并不低,参考行业内其他品牌的做法,这套系统的价值通常在两万元以上。
这就意味着,新款夏PRO的定价很可能会比现款车型高出一截,起售价或许会接近27万,高配车型甚至可能超过33万元。
那么,问题就来了:对于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来说,多花这几万块钱,去购买一个在现阶段还不能算是绝对必需品的城市智能驾驶功能,到底值不值?
这笔账,每个家庭都会在心里盘算。
比如说,这多出来的两三万块钱,是能给孩子多报几个兴趣班,还是能给家里换一套全新的家电,或者干脆就是一笔可观的家庭旅游基金。
当智能科技与实实在在的生活开销放在天平两端时,很多家庭用户的选择无疑会变得非常谨慎。
毕竟,购买这个价位MPV的人,大多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
因此,比亚迪夏PRO未来的市场表现,将直接取决于它的最终定价能否打动人心。
如果定价策略足够有诚意,能够让消费者感觉到“物超所值”,那么它完全有潜力成为市场上的一个新热点。
但如果定价过高,超出了大多数家庭的心理预期,那么它很可能只会吸引到一小部分追求科技、且预算充足的用户,难以成为真正走量的车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