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终于认错,门把手设计大改,车主们有福了!

相信不少人都对特斯拉汽车那个能自动弹出来、又能缩回去的门把手印象深刻。

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这设计真有科技感,特别简洁,看着就高级。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当初让特斯拉引以为傲的设计,在使用了八年之后,终于要被大改了。

特斯拉终于认错,门把手设计大改,车主们有福了!-有驾

这背后,可不仅仅是换个造型那么简单,而是一连串惨痛的教训和全球监管机构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我们国家提出的明确规定,最终促使特斯拉做出的改变。

一开始,这个隐藏式门把手确实是特斯拉的一大卖点。

当车主带着钥匙走近车辆,门把手会自动优雅地弹出,充满了仪式感。

开车上路后,它又会悄无声息地收回车身,让车侧面变得光滑平整。

从设计的角度看,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就是降低了风阻。

对于电动车来说,风阻越小,意味着消耗的电量就越少,续航里程也就能相应地增加一些。

在那个电动车刚刚兴起,大家都在比拼续航的年代,任何一点能提升效率的设计都会被看作是技术的进步。

所以,一时间,这种隐藏式门把手成了新潮和科技的代名词,很多新兴的汽车品牌也纷纷效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看起来很美的设计,在现实生活中却暴露出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它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依赖车辆的电子系统。

特斯拉终于认错,门把手设计大改,车主们有福了!-有驾

这个门把手需要电来驱动它弹出,也需要电来触发门锁的开启。

如果车辆的电路系统一切正常,那自然没问题。

可一旦发生故障或者在特殊情况下全车断电,这个高科技的门把手就可能变成一个打不开的“铁疙瘩”。

相关的报道和车主投诉越来越多,有些情况听着就让人后怕。

比如,有车主投诉说,自己下车后,车辆突然出现电子故障,门把手失灵无法打开,而年幼的孩子还被独自锁在车里。

在炎热的天气下,车内温度急剧升高,万分焦急的家长最后只能选择砸碎车窗玻璃来救孩子。

一个本应提供便利的设计,在关键时刻却成了阻碍救援的“一堵墙”。

更可怕的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碰撞导致车辆全系统断电,车门就会被锁死。

赶到现场的救援人员面对光滑的车身,一时间根本找不到下手的地主,无法在第一时间打开车门救助伤员。

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对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特斯拉终于认错,门把手设计大改,车主们有福了!-有驾

有人可能会说,汽车设计时肯定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应该有机械的应急开门方式。

特斯拉确实也设计了,但问题在于,这个应急装置被藏得太深,而且不同车型的隐藏位置还不一样,简直像是在玩“寻宝游戏”。

比如在Model 3上,手动的开门装置是一个位于车窗升降按钮前方的小拨片,不仔细看根本不会注意到。

而在更早的Model S车型上,它甚至被藏在了车门储物格的地毯下面,需要先掀开垫子才能找到。

在那种十万火急的紧急关头,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冷静地想起并找到这个隐蔽的开关,这无疑给自救和互救增加了巨大的困难。

这种设计思路,显然是把所谓的“极简美学”凌驾于最基本的安全常识之上,是对用户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

正是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和血淋淋的教训,最终引起了全球各地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从2018年开始,就陆续接到了超过140起关于特斯拉车门无法打开的投诉。

民怨积累到一定程度,监管机构终于出手,就在最近,NHTSA正式宣布对大约17.4万辆的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车型展开缺陷调查,这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信号。

在欧洲,以严苛著称的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也更新了他们的碰撞测试标准。

特斯拉终于认错,门把手设计大改,车主们有福了!-有驾

新规明确要求,测试车辆在发生碰撞后,无论供电系统是否完好,其车门必须能在5分钟之内被救援人员徒手从外部打开。

这条规定几乎就是冲着全隐藏式电子门把手来的,它要求车门必须有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用的、足够明显的物理开启方式。

而在这场全球性的监管收紧浪潮中,我们国家的态度最为坚决,也最有远见。

中国的监管部门没有等到事故频发后才去补救,而是直接从源头上杜绝隐患。

根据即将实施的新规,到2027年,全隐藏式的电动门把手将被禁止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新车上使用。

即便是现在流行的半隐藏式设计,也必须强制配备一个在断电情况下依然有效的机械解锁备份。

这条规定为所有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划下了一条清晰的“安全红线”,它向所有车企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在中国,任何为了造型、为了科技感的设计,都绝对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这种主动预防、生命至上的监管理念,不仅保护了国内消费者的安全,也为全球汽车行业树立了一个更高的安全标准。

可以说,正是中国市场这块不可失去的阵地和这条不容商量的法规红线,成为了迫使特斯拉下决心改动的最关键因素。

面对全球监管的压力,特别是中国市场的明确禁令,特斯拉终于做出了回应。

特斯拉终于认错,门把手设计大改,车主们有福了!-有驾

其设计总监弗朗茨·冯·霍兹豪森在一次采访中透露,他们正在重新设计门把手,新的方案是将电子开关和传统的机械拉手功能“二合一”。

简单来说,以后特斯拉的门把手可能会变成一个集成了电子按钮的物理拉手。

不管车辆有没有电,只要找到这个门把手,通过按压或者拉动这同一个部件,就能打开车门。

这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需要先按一下、等它翘起来、再拉开的复杂操作,也终结了在紧急情况下到处找隐藏开关的噩梦。

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回归,回归到汽车设计最基本的安全常识上。

有趣的是,就在特斯拉宣布要修改这个被诟病多年的设计时,它在中国的销量却迎来了又一波高潮。

新近推出的六座版Model Y,凭借其超大的空间和灵活的座椅布局,精准地满足了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上市短短21天就卖光了两个月的产能,新订单的交付时间已经排到了好几个月后。

一边是设计隐患带来的全球调查,另一边是中国市场的火爆热销,这种强烈的反差,恰恰说明了特斯拉做出改变的根本动力所在。

弗朗茨也坦言,他们正在深入研究“中国细节”,并承诺会给出一个好的方案。

这个“中国细节”,既包括了对中国消费者用车习惯的迎合,更包含了对中国法规的绝对遵守。

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再不调整门把手的设计,等到新规正式实施,他们的新车将无法在中国获得上市资格,这对于极其看重中国市场的特斯拉来说,是无法承受的损失。

所以,这次“亡羊补牢”,既是特斯拉对过去八年设计偏执的一次修正,更是一次在市场和法规双重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这也给所有热衷于用各种花哨科技来包装自己的汽车厂商提了个醒:无论技术如何炫酷,都不能脱离安全这个最根本的基石,因为车门开关连接的,是每一个人的生命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