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宝马大东工厂产量突破350万辆

(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日前,一辆BMW 5系曜夜版“黑武士”驶下生产线,宣告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生产的国产BMW 5系已超过200万辆。与此同时,作为宝马集团在中国的首座工厂,自2003年至今,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累计产量已突破350万辆,以先进生产技术的持续推进,见证了宝马在中国的深耕与发展。

  目前,华晨宝马大东工厂主要生产BMW 5系、BMW i5以及BMW X5等车型。其中,有着“全球最成功的中大型豪华座驾之一”美誉的BMW 5系,不仅是该工厂的明星车型,也发展成为宝马在中国最成功的车型。全新一代BMW 5系更是汇聚硬核技术,搭载励磁同步电机、第9代横向动力学管理系统、第2代集成式制动系统等,带来更好的驾驶感受和更高的安全性。纯电动i5 M60更将5系运动性能提升至全新高度,峰值扭矩高达795牛·米。  ,华晨宝马大东工厂产量突破350万辆)

  AI“助产员”全程护航

  走进大东工厂,跟踪每一辆从这里诞生的BMW 5系,看到的是其堪称严苛的“出生”过程。

  从订单生成开始,AI Quality Next(AIQX)——一套与生产线深度融合的质量视觉检测系统便启动全程监控,无需人工干预,确保生产精度毫厘不差。高精摄像头会捕捉生产关键节点的画面,并上传至云端,由AI模型自动识别缺陷并即时反馈,实现30多个生产站点无缝共享。

  在车身车间,AI帮助工程师检查白车身各部位的间隙段差,保障结构精密,为动态性能打好基础。进入总装车间,AI用“三头观九处”的方式检查车辆仪表台,从抬头显示到出风口,3支高精摄像头对9个关键部位无死角检测。

  “鹰眼”出动精准检测

  全新一代BMW 5系的“宝石青”车漆颜色即将于9月亮相。“宝石青”其实是一种带有独特光泽的黑色,为保证最佳漆面效果,智能漆面检测系统如同“鹰眼”捕猎一样敏锐,机器人对车身进行360度扫描,每秒拍摄3200张照片,0.01毫米的细微瑕疵也不会放过。每辆车在交付前都会拍摄超过10万张照片,系统能分析光暗变化,并及时处理问题。在非生产时间,AI还能自动复盘当天的数据,为后续生产作好准备。

  在测试环节,AI仿真技术让设计速度实现质的飞跃,使最新一代5系原需40小时的碰撞测试仿真,缩短至现在的10秒,动力电池热性能的评估也在保证仿真模拟精度的同时,使计算时间由24小时缩短到30秒。这样的效率,也让5系成为同级唯一在中国、美国、韩国、欧盟与澳大利亚的全球五大权威安全评测中全部获得最高成绩的豪华车型。

  “卷”出生产品质

  据介绍,目前AI已经成为BMW制造体系的“神经系统”,不仅深入研发等各个环节,更能自我学习,助力工厂持续进化,同时能快速适配新车型的到来或生产线调整,更快响应中国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除了接受AI“考验”,5系还拥有千万公里严苛测试铸就的安全感——量产前需经历全球总里程上千万公里的、严苛环境下的真实道路测试。正是凭借“‘卷’出来的质量品质,‘虐’出来的安全底气”,今年以来,BMW 5系市场表现抢眼,燃油版与纯电i5均稳居领先地位。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大东工厂厂长麦文博表示:“大东工厂致力于向客户交付‘零缺陷’的产品。为了筑牢过硬的产品根基,我们运用数字化手段,卓有成效地提升了产品生产的把控与效率,灵活性不断提升。依托工业大数据,我们的生产体系在不断优化的同时持续自我进化,为每一辆走下生产线的宝马车提供最高标准的品质保障。”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叶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