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充电出狠招:80%后额外收费,车主:饭都吃不上!

各位车友,今天咱们得聊点新鲜事儿,这事儿,直接关系到咱们开着新能源车跑高速的体验。

听说,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要改玩法了!

具体怎么改?

高速充电出狠招:80%后额外收费,车主:饭都吃不上!-有驾

就是充到80%之后,就开始收额外的钱。

这消息一出来,不少车主就有点坐不住了,他们觉得,这充电是快了,但“连饭都没时间吃了”,这日子过得也太仓促了。

想当年,新能源车刚普及那会儿,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那可真是香饽饽。

每次长途跋涉,电量一焦虑,看到服务区那闪烁的充电指示灯,心里就踏实了。

那感觉,就像在茫茫大漠中终于寻到了一泓清泉,是实打实的安全感。

尤其赶上节假日出行高峰,那充电桩前的长队,场面之盛大,堪比古代的科举考场,等待是唯一的必修课。

为了疏解这“一桩难求”的拥堵,有地方就琢磨出个新招:充电一旦达到80%,就开始收取额外的费用。

这本意是想提高充电桩的周转率,让更多车主能够及时充上电。

初衷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可就有点让人生出“此路不通”的无奈感了。

高速充电出狠招:80%后额外收费,车主:饭都吃不上!-有驾

不少车主对此表示不解,他们不禁发问:“我这车,充到80%也才四百来公里续航,这还不够我跑下一段长途呢!我这可是长途跋涉,不是短途逛街!”

“充电快了,连饭都没时间吃了!” 这话虽然是句调侃,却点出了许多车主在旅途中的真实困境。

你想啊,好不容易等到充电桩,插上枪,结果充到80%就得额外付费?

这种感觉,就像人生正酣,却被告知“您的体验时间已到,请立即离场”。

本来就急着赶路,到了服务区,还得盯着电量表,精打细算这80%之后是继续耗费金钱,还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继续前行。

万一下一段路程的服务区充电桩本就稀缺,或是又得经历漫长的排队,那只能是硬着头皮,多掏钱把电充足,求个心安。

这无形中,旅途的经济负担,又悄悄地增加了。

再说了,新能源车充电,大家可能都知道,最后那20%的电量,充得格外缓慢。

好不容易排队充上电,却被“卡”在80%这个节点,然后开始计时收费,这体验,实在谈不上舒心。

这让我想起古人有云:“欲速则不达。” 充电也是如此,追求速度的便利,却被收费的“慢”给困住了。

高速充电出狠招:80%后额外收费,车主:饭都吃不上!-有驾

究竟为何要设定80%这个临界点?

这背后,其实与电池的充电特性息息相关。

电池在接近满电状态时,充电效率确实会自然下降,这是为了保护电池,延长其使用寿命。

好比“养生之道”,讲究“八分饱”,对身体最为有益。

然而,将这种“放慢”转变为“额外收费”,其性质就有所不同了。

这就像你点了一桌满意的菜肴,正吃得津津有味,服务员却告知:“先生,您已品尝了大部分佳肴,剩余的需要另行付费。” 你本就还未尽兴,却面临着额外的支出考量。

这政策,表面上看是为了提升充电桩的使用效率,缓解拥堵。

但细究之下,是否也带有一丝“软性”劝退的意味?

毕竟,新能源车充电本身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如今又增加了这层“计费”的考量,无疑会给车主的出行计划增添一份不确定性。

高速充电出狠招:80%后额外收费,车主:饭都吃不上!-有驾

而且,“80%后收费”的具体收费标准如何制定?

收费是否合理?

信息是否足够透明?

这些都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

若收费不尽人意,抑或服务有所欠缺,对车主的权益无疑是一种潜在的侵害。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得从源头着手。

加大充电桩的建设力度,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高速服务区,尤其是长途服务区,充电桩的数量,必须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速度相匹配。

增加数量,才能缓解“争抢”的局面。

同时,也要提升充电桩的功率和性能。

高速充电出狠招:80%后额外收费,车主:饭都吃不上!-有驾

让充电速度进一步加快,即使是充至90%甚至100%,也能在一个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

如此一来,即便存在收费政策,车主们的心情也会相对平和一些。

规范管理同样不可或缺。

充电桩的收费标准,应做到公开透明,并兼顾合理性。

运营方也应加强服务,及时维护充电桩,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是大势所趋,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们支持提高效率,也理解管理方的初衷。

但提升效率的方式,理应更周全,更体察民情。

别让充电这项本应便利的服务,成为新能源出行过程中难以跨越的障碍。

各位车友,对于高速充电80%后收费这事儿,您怎么看?

有没有类似的充电经历让您印象深刻?

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与大家一同探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