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们,学姐今天要和大家聊一个很多新手司机都担心的问题:在高速服务区休息一晚,会不会被收取所谓的"超时费"?
最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少车友反映说自己在高速服务区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出高速时被收取了额外的超时费,导致许多新手不敢在服务区多停留。
这个"超时费"到底是什么?真的会因为在服务区休息而被额外收费吗?
一、超时费的来龙去脉
所谓的高速超时费,是指车辆在高速公路网内超过24小时,或在同一高速线路上超过12小时所需缴纳的费用。
这一规定源自2004年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八条,规定高速公路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超出时间需按照每小时40元的标准收费。
广州早在2005年就开始报道部分高速设置了行驶时间限制,甘肃在2008年也出台了相关条例规定超时费的收取标准。
但这个规定的初衷不是为了惩罚正常休息的司机,而是为了打击逃费行为!
二、为什么要设置超时费?
学姐告诉大家,这个收费项目主要是针对那些想钻空子逃避通行费的行为。
举个例子:一些货车司机从A点上高速,目的地是B点。
到了B点下高速时,谎称丢失了通行卡,卸完货返回A点附近时,拿出之前"丢失"的卡,在距离A点最近的出口下高速。
这样一来,就只需缴纳很少的通行费,给高速公路运营方造成巨大损失。
还有一种方式叫"倒卡",就是相对方向行驶的两辆车在服务区内交换通行卡或更换假车牌,2022年5月就有司机以"倒卡"方式逃缴高速通行费129次,涉案金额达1.2万余元。
甚至还有专门的逃费团伙,偷逃金额高达20万。
为了遏制这种现象,不得已设置了"超时费"这个机制。
毕竟,你行驶里程能作假,但时间不会作假,100公里的路程你开了20个小时,这个肯定不正常。
三、现在还有超时费吗?
好消息是,随着ETC的普及和技术升级,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再收取这种"超时费"了!
现在无论是ETC还是人工取卡,系统都可以精确记录实际行驶路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不再需要担心被收超时费。
想想也是,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疲劳驾驶的司机提供休息场所,如果休息时间长了反而被收费,这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相反,现在交警和提示牌都会经常提醒司机进入服务区休息,避免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
四、如果系统显示"超时"怎么办?
在某些地区,你在高速路上耽误了时间,下高速时系统依然可能会显示"超时",收费员通常会询问超时原因。
这时,不必紧张,如实解释就好,尤其是如果你有在服务区休息的证据。
如果是因为修车或在服务区住宿,手机里有相关证据(如消费小票、维修记录等),那就更没问题了,正常情况下收费员都会放行,不会额外收费。
学姐提醒各位车友,为了以防万一,可以保留在服务区的消费凭证,比如餐饮小票、购物发票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在服务区停留的有效证明。
五、服务区设计的小知识
说起服务区,学姐顺便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为什么我国的服务区都是修在道路两侧,而不像其他国家那样修建"岛式服务区"呢?
首先是安全考虑。
如果设置成岛式服务区,车辆需要从最左侧车道(通常是快车道)驶入服务区,同样离开时也是从最左侧车道驶回高速。
大型车辆如果要进入服务区,需要从右侧车道变换到最左侧,这样会影响正常行驶的车辆,增加事故风险。
其次是无法扩建。
每到节假日,高速和服务区堵塞的情况屡见不鲜,这还是建立在两侧都有服务区的情况下。
如果只在中间设置一个服务区,两侧车流都往中间汇入,服务区根本无法承载这么大的流量,更何况服务区还在高速中间无法向外扩建。
六、结论:安心休息,莫要担忧
所以,车友们,关于"在高速服务区休息一晚会不会产生超时费"这个问题,收费员的回答就是俩字:不会!
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就是为了让司机休息而设立的,随着ETC和现代化管理系统的普及,正常在服务区休息是不会被收取超时费的。
学姐提醒各位车友,千万不要为了避免所谓的"超时费"而强行驾驶。
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感到疲劳,一定要进入服务区充分休息。
安全第一,这才是王道!
各位车友,你们有在高速服务区长时间休息的经历吗?有没有被收取过超时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经验。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