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梦想家上市,强调反内卷,配置与技术成亮点

关于岚图汽车最近的发布和种种表态,反对内卷与价格战这句话特别扎眼。咱们平心而论,现在中国车市已经卷得不是一般厉害,拼价格、拼配置、拼噱头,卷到最后用户是真得实惠了吗?还是大家都被一堆堆“最低价”“历史新低”“大降”的广告搞得麻了?这么想,岚图这几句话有点意思:如果真不打价格仗,他们到底能靠啥抓住消费者,靠啥活下去?

先问问自己:你买车时到底看重啥?是便宜,还是配置?是品牌,还是实际用车体验?很多人说买车要“性价比”,但性价比到底咋理解,很多时候大家被价格牵着鼻子走。岚图说,咱不卷价格,要“卷价值”。这玩意其实难,价值不会像价格一样明晃晃贴标签,得慢慢用心体会。假如大家一句卷价值就能解决问题,那谁还降价清库?

看岚图这次2026款“梦想家”MPV,价格区间定在32.99到43.99万,这个价位看着不便宜,但并不离谱。配置确实是堆得很猛: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800V超混系统、350公里纯电续航。这些词儿你在朋友圈和知乎一定见过不少,不管是“华为”、“800V”,还是“MPV纯电续航能力”,听着都挺牛。但牛归牛,消费者在意的是,这些功能到底跟实际生活有多贴合,能不能解决他们用车的痛点。

比如说,很多家庭用MPV就是冲着空间和舒适去的。咱中国地儿大,过节一开车就得拉上一大家子,老的小的行李都不能少。可是过去,MPV很多时候被吐槽“MPV是给老板用的”,不是给普通家庭。岚图举例说他们做了很多座椅升级,加热通风、腿部按摩、连隐私窗帘都用上,连孩子上课时家长在车里都能按摩。这些细节到底是不是“价值”?其实,咱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这种舒适功能只要厂家肯花心思,配置堆到位就能做出来,难点是长期用着别出幺蛾子。说到底,这些细节升级就是想传达,“我们比别人更懂中国家庭”。但到底懂多少,估计还得让用户验证几年。

岚图梦想家上市,强调反内卷,配置与技术成亮点-有驾
岚图梦想家上市,强调反内卷,配置与技术成亮点-有驾
岚图梦想家上市,强调反内卷,配置与技术成亮点-有驾
岚图梦想家上市,强调反内卷,配置与技术成亮点-有驾
岚图梦想家上市,强调反内卷,配置与技术成亮点-有驾

再来说说800V超混技术和“充电五分钟,续航一百公里”的承诺。现在大家都喊“充电快”,但充电站永远不够用。谁真跑长途的电车主都会有点焦虑:万一去到一个服务区,排队充电,下一趟去哪充?岚图做了大电池大充电,意思是让用户从“电感焦虑”变成“充电有信心”。这就解决了电车行业最大的痛点之一。可是这里躲不开一个问题:大电池意味着成本,意味着售价得上去,如果不是国企背书,很多民企干不起这种高投入高技术的事。

岚图还特别强调“与华为合作”,说华为强劲的大脑加上自己强壮的体魄,能把智能系统性能拉满。听着像是好事儿,但行业里谁都知道,硬件和软件配合并非一句“灵魂伴侣”就能解决,更多还要看软硬磨合的时间、配套的服务以及后续的维护。用户买车,其实更在意的是三五年后这个系统还好不好用,售后能不能覆盖全国,这才是实打实的“价值”。

岚图梦想家上市,强调反内卷,配置与技术成亮点-有驾

你难免想问,岚图坚持“反内卷”,那它拿什么立住根?岚图给出的回答是,“要靠自己的毛利和盈利能力,绝不靠外部输血,不能无限靠集团兜底”。把话说到这份上,说明他们真的想往高质量发展路上走。可大家也都清楚,中国汽车市场这两年卷到哪个品牌不掉头价、一夜清库的?市场环境就像是一口大锅,谁家不自保,分分钟被煮熟了。所以,岚图敢这么说,无非靠两点:一是央企的底气,二是自己的研发和技术积累。有没有第三条?还真就是用户有没有买账,愿不愿意用高价试试新体验。

他们自己也说了,想“卷价值”而不是“卷价格”,企业应当思考为用户和社会创造的价值。这个话我挺认同,科技发展不是让大家都买一样的低价货,而是让不同需求的人都能享受到更合适的产品。但问题也来了,中国市场真有那么多愿意花40万买自主高端MPV的家庭吗?除了看技术,还得看品牌认知、售后体系、还有消费习惯。别忘了,不少用户还是觉得买高端“认老外品牌”,这道坎岚图必须得迈过去。

再看他们对出海战略的思考。不少国产车这些年拼命出海,挂着销量目标冲欧洲、美洲、东南亚,但真正能在海外做起来的屈指可数。岚图的打法是“不急于追求海内外一半一半”,而是先把渠道、品牌运营和本地适应做扎实。面对不同市场,他们强调法律、用户习惯、支付方式、售后服务都要了解,有点把做海外市场当成做细活。其实我觉着,这做法靠谱,急功近利式的出口大多是昙花一现,能长期扎根还得靠产品力和服务。

再说说那一点“高端化挑战”。高端市场过去都被BBA、雷克萨斯这些洋品牌牢牢掌控。现在国内自主品牌要往上打,不仅是定价往上走,定位也得升级。岚图现在能做MPV、SUV,轿车“追光L”也在路上,产品线看着丰富。但真正贵的不是车多,而是用户认不认你。岚图自己也说,哪怕技术领先,还是得靠用户体验和长期主义慢慢赢得市场。

说到“老车主升级”,这一点儿是细节考量。有些人买了岚图老车型,新技术出来以后能不能升级?厂家嘴上说“只要架构允许,都尽量推进”,但落地时有没有预算,有没有技术支持,还要看厂家各部门怎么协调。只有当老用户在新技术到来时感受到持续服务和升级,才会真正留住忠诚度。

岚图梦想家上市,强调反内卷,配置与技术成亮点-有驾
岚图梦想家上市,强调反内卷,配置与技术成亮点-有驾
岚图梦想家上市,强调反内卷,配置与技术成亮点-有驾

最后还想说一把他们“高管个人IP”这事。岚图CEO和总经理都下场测试自己家的车,又在B站、抖音开号跟用户直接互动,这种玩法其实很现代。传统大企业总是高管在办公室拍板,这路子其实越来越不灵了。现在的新品牌要跟用户玩在一起,亲自体验、分享生活,不说能扭转所有认知,最起码能让用户觉得公司有人情味,是个活生生的组织。而不是那种只会发新闻稿,遇到问题就避而不谈的“铁公鸡”。

岚图梦想家上市,强调反内卷,配置与技术成亮点-有驾

最后总结一句,岚图这波操作,看着像是一次“敢为人先”式的突破:中国车市这么卷,他们偏说“不卷价格、卷价值”,靠技术、体验和服务和用户对话。问题是,等到真金白银落地,用户会不会用脚投票?他们的创新是不是能破解行业困境?从政策到技术到品牌认知,到底谁敢一直“卷价值”不回头?这些问题不是一句口号能解决的,还是得靠时间、得靠市场、得靠用户一条条验证。对消费者来说,买车不是只看价格,也不是迷信谁家噱头,而是看这个品牌背后有没有持续创新的动力,能不能真正把用户体验和服务做到极致。如果岚图能一直坚持把自己说的价值落地,那就是行业变革的好榜样。如果只是喊口号,最后还是随大流卷价格,那就是又一个被市场裹挟的企业。市场很公平,时间也很公平,咱们走着瞧。

岚图反内卷,也许不只是企业的一句宣言,而是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新老之争。值不值得,买不买账,最终决定权永远掌握在用户自己手里。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