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那种糟心的体验,好不容易打上的出租,没开两步就想“翻江倒海”?别冤枉自己肠胃不争气,八成是碰上了“点刹式”的老司机。他们油门一踩到底,立马撒开脚,车子一惊一乍的,活像脱缰的野驴,颠得你五脏六腑都快移位了。
司机师傅们也叫屈,他们笃信这可是“抠电门”、“省油宝典”。尤其是那些开着电耗子(新能源出租车)的,恨不得把能量回收调到顶格,能溜车绝不踩刹,就盼着多蹭个三五里地。可问题来了,这套“骚操作”真能化腐朽为神奇?
说实话,这效果也就图个心理安慰。动能回收确实能把溜走的能量再“薅”回来点,但撑死也就一两成。频繁地板油,再猛回收,反而更耗电。这就像你吭哧吭哧爬上山头,然后哧溜一下滑下来,再爬,再滑,你说划算吗?
更膈应人的是,这种“点刹式”开法,简直是马路上的不定时炸弹。你想想,在车流如织的闹市区,你冷不丁地窜出去,又猝不及防地慢下来,后面的车稍有不慎,就是一起“亲密接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出了岔子谁兜着?
而且,现在的汽车变速箱都精明着呢, ECU、TCU这些高科技玩意儿,比老师傅们还门儿清怎么换挡。你油门忽大忽小,反而干扰了它们的判断, 导致变速箱频繁“抽风”,发动机也跟着闹情绪,油耗反而蹭蹭往上涨。
当然,也不能把板子全打在司机身上。搁以前, 老出租车,手动挡或者AT变速箱, 司机们确实可以通过“松油门-踩油门”这种“笨办法”,人为地制造换挡时机, 榨取那么一丢丢的燃油效率。但今时不同往日了,技术都鸟枪换炮了, 这套老黄历,早就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这就好比,以前算账靠算盘,噼里啪啦拨半天,才能得出个结果。现在呢,有了掌上电脑,一键搞定, 谁还抱着算盘啃?
所以啊,“点刹式”这种“陋习”, 真该戒了。它不仅让乘客难受,埋下安全隐患,而且也未必能省下几个钢镚儿。
其实, 很多时候,我们对“节约”的认知, 都停留在蜻蜓点水式的层面。就像有的人为了省几毛钱电费,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结果冰箱散热不良,反而成了电老虎。
出租车师傅们也是一样,想多挣几个辛苦钱, 这可以理解。但如果南辕北辙,不仅挣不到,还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往大了说,这反映的是一种路径依赖。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用过去的经验, 来应对当下的难题, 却忽略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技术日新月异。
退一步讲, 开车四平八稳的, 乘客舒坦了,心情一好,说不定还会慷慨解囊,多给几个赏钱呢。这不比挖空心思地省电, 更有赚头?
当然, 要改掉这种顽固的习惯, 也非一日之功。一方面, 需要出租车公司加大培训力度, 让司机们与时俱进,掌握新的驾驶技能; 另一方面, 也需要监管部门重拳出击, 对违规驾驶行为严惩不贷。
但更重要的是, 我们需要跳出思维的窠臼。不要总是盯着“抠门”, 而要着眼于“效能”。用更科学、更明智的方式, 才能真正地提高效率, 成就多赢的局面。
可以预见,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日臻成熟, 出租车或许会变得更加平顺、安逸。届时, 我们就可以彻底告别晕车的烦恼了。只是, 不知道那时, 还会不会有人津津乐道“点刹式”的传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