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元首选择比亚迪,中国新能源汽车成“外交新名片”

10月9日,比亚迪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工厂迎来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亲手将一辆宋Pro车型交付给巴西总统卢拉。

值得注意的是,卢拉总统本人早已选用比亚迪唐EV作为日常座驾。这不是个例,近年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频频出现在多国元首的车库中,成为见证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移动名片”。

多国元首选择比亚迪,中国新能源汽车成“外交新名片”-有驾
多国元首选择比亚迪,中国新能源汽车成“外交新名片”-有驾
多国元首选择比亚迪,中国新能源汽车成“外交新名片”-有驾

安全技术筑牢 “元首门槛”

2024 年比亚迪总部的一场实验至今仍被业内热议:当 46 吨重卡缓缓碾过刀片电池包,电池表面仅留下浅浅压痕却始终未起火冒烟。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现场目睹这一幕后,当即决定将搭载该电池的仰望 U8 作为座驾,他用手敲击车身框架感慨:“这不是汽车,是移动的堡垒”。

这种信任源于比亚迪对全产业链的绝对掌控。从可承受 445kN 强度的刀片电池,到 33 分钟快充至 80% 的超级功率,再到璇玑架构支撑的五星安全车身,技术护城河让产品通过了最严苛的 “元首测试”。巴西总统卢拉的唐 EV 在亚马逊雨林复杂路况中行驶超 2 万公里零故障,尼泊尔前总统班达里的 e6 车队更是创下连续 6 年无安全事故的纪录,印证了 “移动堡垒” 的真实含金量。

从产品输出到价值共生

“这座工厂让巴西工人重拾尊严。”2025 年 10 月 9 日,卢拉在卡马萨里工厂接过第 1400 万辆下线的宋 Pro 时,手指向生产线的本地工人。这座斥资 71 亿元的超级工厂创造了 2 万个就业岗位,实现 90% 本地化生产,连电力都来自太阳能与水力发电,这种深度融入让比亚迪在巴西 1-9 月销量突破 7.7 万台,稳坐市场冠军。

类似的故事在中亚上演。乌兹别克斯坦工厂零部件本地化率超 60%,数千名本地员工通过比亚迪培训体系掌握新能源技术,精准契合该国绿色工业化战略。这种 “技术 + 就业 + 环保” 的共建模式,让米尔济约耶夫的仰望 U8 不仅是座驾,更成为中乌合作的流动图腾。截至 2025 年,比亚迪已在 110 国布局,海外工厂的 “本地化指数” 均超过 60%。

务实主义与绿色使命

约旦王后拉尼娅亲自驾驶仰望 U8 的画面在社交平台刷屏时,网友发现这位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王室成员,与比亚迪的品牌基因高度契合 —— 后者每年投入超千亿研发却从不搞 “炫技营销”,12 万研发人员专注于三电技术等硬核领域。这种 “重里子轻面子” 的特质,恰与卢拉的绿色转型实干、班达里的电动化先行不谋而合。

在全球 “弃油从电” 的浪潮中,比亚迪的技术储备成为政要们的 “底气”。当欧盟调整电动车关税、中国推行 30% 公务车新能源采购政策时,比亚迪已凭借 28.2% 的全球市场份额领跑行业。从 2018 年班达里指定 e6,到 2025 年卢拉接收宋 Pro,四位政要的选择跨越七年,勾勒出中国智造从 “被看见” 到 “被信赖” 的进阶轨迹。

写在最后:

当仰望 U8 的 “原地掉头” 技术在撒马尔罕街头引来惊叹,当宋 Pro 的生产线在巴伊亚州启动,比亚迪的车轮正在碾压 “中国制造 = 性价比” 的刻板印象。1800 亿元研发投入堆砌的技术长城,2 万个就业岗位承载的民生温度,最终凝结在元首们的车钥匙上 —— 这张移动的国家名片,正在全球道路上书写新的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