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巴的逆袭之路:从"地摊货"到全球抢手货
还记得十几年前中国车在国际上的待遇吗?2008年那会儿,咱们的车企参加国外车展,展台都被塞在地下室角落,老外路过都要捏着鼻子走。美国长滩市曾经因为买了10辆比亚迪电动大巴,被当地人举着"中国货滚出去"的牌子抗议,最后订单都黄了。
可谁能想到,现在美国30多个州跑的都是比亚迪大巴,连工厂门口的路都改名叫"比亚迪路"了?更绝的是丹麦市场,当初宇通客车去投标,人家直接把标书扔出来说"这里没你们的份",结果现在宇通占了丹麦电动大巴六成市场。这反转比电视剧还精彩吧?
硬核技术打破偏见
中国大巴能翻身,可不是靠运气。在沙特50度高温的沙漠里,中国大巴照样跑得稳稳当当;巴基斯坦要求男女乘客分开坐,咱们就改车厢布局;埃及好多老车站还在用磁带播放器,中国大巴就专门配上老式音响。这种"你要啥我给啥"的定制服务,哪个外国车企能做到?
更关键的是电池技术。现在全球十大电池厂里有六家是中国企业,比亚迪自己就能生产电池、电机、电控全套系统。去年希腊一口气买了250辆宇通大巴,就是因为充满电能跑500公里,比欧洲本土产的还多跑100公里。
订单多到接不过来
看看这些数字你就懂了:
比亚迪在美国电动大巴市场占了八成份额
宇通去年出口暴涨64%,卖了近5000辆
沙特土豪直接下单1022辆,新加坡抢了120辆
越南、巴基斯坦这些国家,现在满大街跑的都是金龙、金旅的大巴车。
欧美车企现在急得跳脚,又是加关税又是搞限制。可有什么用呢?英国伦敦现在500多辆电动大巴里,中国车占了一大半。连奔驰老家德国都开始买中国大巴了,这脸打得啪啪响。
从被扔标书到全球抢购,中国大巴走了整整十五年。现在欧洲每卖出三辆电动大巴,就有一辆是中国造。那些曾经看不起我们的对手,现在是不是该重新掂量掂量了?下次在街头看到中国大巴,你会不会多瞅两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