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轩逸:从被讽刺到年销百万的“无趣生意经”
一辆车,可以在十多年内把“普通”变为铁的卖点,本身就是一个神奇的故事。轩逸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你觉得他在路上很碍眼,在论坛上骂它很无聊,但销售榜上,它每年都排在前排,甚至通过“无趣”获得了500万车主心。它演变历史如同一辆家庭汽车长连载,也像一本最踏踏实实的中国商业教材。

2023年,改款车型发生,日产增强了E-POWER电驱系统,账务油耗写着3.9L/100千米,还顺便插入了一个12.3英寸的大屏幕和日产Connect车机。但现实是,网民用后发觉,电驱版市区油耗为4.8升,显示屏卡得像老年安卓机,车漆还是那么敏感,轻轻一碰指甲就能留有图章。不过话说回来,折扣11万出头就能买到“移动沙发”,谁还能坚持骂究竟呢?因此,今年1月至7月,轩逸家族轻松售出25万部。
如果将延续时间调整至2019年,当初轩逸搬上了CMF平台,外型会年青许多:鲨鱼大嘴的前脸,侧边乃至有一点奥迪A4L的香气。内饰总算跟上了潮流,有波动显示屏,液晶仪表,还加入了主动安全配置。动力或者1.6L CVT,只调节到135马力。日产做了一件尤其敢于的事——新老同堂销售。旧车系改名为“轩逸传统”,立即进入8万级市场,而新车型则妥当安装在12万至15万之间。因而,二代车型一起热卖50万部,典型案例被写入行业教材。但副作用也很明显:经典车型变成网约车的优选,轩逸形象与滴滴司机绑死。
再往前看,2012年公布的那一代轩逸真的把“配备竞争”发挥到了极致。当时,它不再是一个大面包样子,而是一个更硬的框架,车配备堆让对手无奈:一键启动、倒车后视、后排出风口、加热座椅,不应该缺乏,不应该有。动力仍为1.6L CVT,驾车稳定省油,滴滴司机一用就成瘾。缺点也很明显,悬架像棉花糖一样绵软,像船一样迅速行车,方向盘的虚拟位置很大,能够塞下一辆小型电动汽车,汽车油漆过薄,刮到底端。但这些都未能阻止其兴起,2018年仅这一代轩逸就卖出了46.3万部,将朗逸狠狠地压在地上摩擦。
轩逸2006年首次登陆我国市场,当时它杀手锏是空间和舒适。轴距为2700mm,比同期的花冠、速腾大一圈,座椅绵软如蹦床,后排大得可以开启王者荣耀。2.0L CVT的动力看似一般,但100千米6升油耗加上家婆的一句话“这辆车坐起来真舒服”,就足以让它一炮而红。三个月销量突破万元,马上踹开了“控制”在家轿市场的门槛。尽管外型像泡过的馍馍,漆面薄得像纸,隔音差得像寝室,但起价是9.98万,顾客早已不在乎了。
实际上,轩逸故事要追溯到较早。1959年,日产公布蓝鸟(Bluebird),那是轩逸的祖先。第一代蓝鸟看上去憨厚,像一个省油又慢悠悠的老铁。以后,它一度光辉,第二代开始变得漂亮,第三代乃至在国外获得了保时捷,被称作“一般宝马”。但第四代,日产懂得了国外船的风格,把蓝鸟制成了小林肯,油耗上天,几乎毁掉了这一招牌。进入中国后,蓝鸟经历过“风神、玉龙、京安云豹”的三角恋,拼接成的,打造蓝鸟U13换脸版。最终,2006年日产才真正让轩逸以全球同步的身份出现在我国,蓝鸟逐渐淡出,轩逸慢慢单独。
那么今天,轩逸可以一边付费一边被拒。有人说它动力弱,车漆薄,没有激情,但对于我国家庭来说,它清晰地戳中了最关注的三点:油耗低、空间大、难题少。加上新老同堂,特价下挫,8万至15必要遮盖,总有一个能把握人。朗逸的干式双离合顿挫,卡罗拉的高价,紧凑的思域空间,让轩逸看起来像一个诚实可靠的男友——尽管无趣,但平稳让人安心。
你在路上看见的轩逸,方向盘后边可能是刚接孩子的父亲,也可能是一整天逃走的滴滴司机,也可能是一个攒了数年薪水买了人生第一辆车年轻人。他们不需要赛车的激情,只需要一个安全、舒服、可带家人出来的工具。轩逸将这种“无趣”变成了一种温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