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20万+却难遇新车?奇瑞销量暴涨背后的3个真相

先说说容易忽略的 "大局观"。我有个在汽车城工作的朋友小李,上周吃饭时他给我看了组数据:4 月份奇瑞出口量 8.77 万辆,占了总销量的 43.7%。这啥概念呢?相当于每卖出 10 辆奇瑞,就有近 4 辆漂洋过海去了中东、南美。记得去年在巴西旅游,满大街跑的奇瑞 SUV 比国内还多,当地人觉得中国车性价比高。这么一平分,真正留在国内市场的车,其实只有 11 万多辆。你想想,全国 300 多个城市分这点量,日常遇见的概率自然就低了。就像你听说某网红奶茶月销百万杯,可分到你家楼下的店也就几百杯,道理是一样的。

月销20万+却难遇新车?奇瑞销量暴涨背后的3个真相-有驾

再看奇瑞的 "品牌矩阵术"。可能很多朋友跟我一样,以前以为奇瑞就一个标。直到去年陪表弟买车,才发现原来还有星途、捷途、iCar 这些子品牌。4 月份捷途单月卖了 4.4 万辆,星途也有 2.6 万辆,这些车挂的都不是熟悉的 "椭圆标"。就拿我邻居来说,他刚提的捷途 X70,车头挂的是 "JETOUR" 字母标,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哪个新合资品牌。这么多子品牌各自发力,相当于把原本集中的销量打散了。打个比方,以前奇瑞是 "单打独斗",现在变成 "集团军作战",虽然整体规模大了,但每个品牌的能见度反而被稀释了。

月销20万+却难遇新车?奇瑞销量暴涨背后的3个真相-有驾

还有地域差异这个现实因素。作为一个北方人,我明显感觉到奇瑞在南方尤其是安徽老家的存在感完全不一样。去年去合肥出差,满大街都是奇瑞的新能源车,出租车更是一水的艾瑞泽。当地朋友说,奇瑞作为安徽的 "明星企业",不仅有地方补贴,售后网点也特别密集,大家买车自然优先考虑。但回到北方,情况就不一样了。身边不少朋友买车时,还是更倾向于选择大众、丰田这些合资品牌,觉得网点多、维修方便。再加上北方冬天续航衰减问题更明显,一些人对新能源车还是持观望态度。这就导致奇瑞在北方市场的占有率,跟南方比起来有不小差距。

月销20万+却难遇新车?奇瑞销量暴涨背后的3个真相-有驾

不过话说回来,奇瑞的这种策略其实挺聪明的。出口能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多品牌能覆盖不同细分领域,地域差异也在通过不断优化销售和售后网络逐步改善。就像普通人做事,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得有长远的布局和规划。

月销20万+却难遇新车?奇瑞销量暴涨背后的3个真相-有驾

现在问题来了,你所在的城市,奇瑞新车的能见度高吗?是经常能看到,还是跟我一样觉得少见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察,一起聊聊身边的汽车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