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智驾功能竞争加剧
大家都知道啊,新能源汽车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实还是在智能化上。这智能化主要分两块,一个是车里的智能座舱,另一个是自动驾驶相关的智驾功能。
要说哪个更让人关注吧,那肯定是智驾功能啦。所以最近一两年,你会发现那些有实力的车企都在拼命比拼智驾功能,都想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工信部出手整治“智驾乱象”
现在的车企啊,在“自动驾驶”这个功能上,吹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说什么车子能自己开了,司机可以撒手不管了,搞得很多不知道真相的用户都信了,觉得现在的车真能无人驾驶了。
结果可想而知,出了不少大问题。好多新手司机真的就当回事儿了,把方向盘一丢,自己在车上睡大觉去了……
这事儿闹得挺大的,前阵子工信部出手了,专门整治这些“智驾乱象”。从广告宣传到实际使用,再到系统设置,方方面面都给规范了一下。工信部说了,现在所有的所谓“自动驾驶”,其实都是辅助驾驶,不能瞎吹。要是因为乱吹导致严重事故,后果特别严重的,相关负责人可能还会被判刑呢。
简单来说,就是别再忽悠大家了,该负责任的时候谁也跑不掉!
车企不约而同改智能驾驶说法
所以啊,最近好多车企都开始调整自己家汽车在智能驾驶这块的说法,甚至有的连名字都换了。
比如说小米汽车,已经把跟智能驾驶相关的说法全都改了。之前小米SU7标准版(没装激光雷达)用的那个Xiaomi Pilot Pro,原来叫“小米智驾 Pro”,现在改成“小米辅助驾驶 Pro”了。
还有SU7 Pro和SU7 Max这种带激光雷达的Xiaomi HAD,以前叫“小米智驾 Max”,现在改名叫“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车企不约而同改名“辅助驾驶”
很明显啊,说话得更稳重点、更准确点。“辅助驾驶”这个词说得明明白白,可不是什么“自动驾驶”或者“智能驾驶”,免得让人误会。
其实不光是小米,好多车企都在做类似的名字调整呢。像比亚迪、小鹏这些品牌,也都标明自己是“智能辅助驾驶”。华为那边的问界汽车也一样,写的是“智能驾驶辅助”,没敢随便叫“智驾”。
可以预见,在L3级别的自动驾驶还没正式允许上路之前,各大车企的智驾功能都会强调是辅助驾驶。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开车的人才是第一责任人,车只是帮忙的。
汽车智能化等级改名是个好消息
这种改名字的事儿,对咱们消费者来说真的是个超级好的消息啦!好多人都说,这下终于不用再听车企瞎吹牛了。以前听他们整天吹什么自动驾驶,心里就特紧张,生怕有人真信了,觉得车能自己开,万一出事可不得了。尤其是朋友跟我说他那车能自动驾驶的时候,我更害怕。现在好了,改名之后心里踏实多了,总算能稍微放松点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