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智己LS6增程版这新鲜玩意儿,老实说现在很多人看到宣传都容易脑瓜疼。动不动就是“自带超充桩”,一嘴一个“综合续航1500公里”,别说普通老百姓,连汽车圈里老司机都得停下来合计合计——这玩意儿靠谱吗?是不是哪有什么猫腻?
咱们先问问,这车到底给谁造的?其实不用装,就给对电动汽车有点念想,但又怕没地充电、续航不够、冬天趴窝的、家里没装充电桩的这帮人。尤其是城市通勤党,平时家和单位之间来回折腾个几十公里,一个礼拜不充电根本不慌。平时电池用着,到了长途比如送娃回老家,直接加油,续航直接一口气飘出千八百公里,小心脏踏实了。
可有人要说了:什么叫“自带超充桩”?你车带着个桩开出去,马路边插着用?其实不是这么回事,这意思就是这车带了个大电池,能拉得动,充电速度还特快。你去800V超充桩补电,15分钟能加300多公里,这都给电动车贴脸输出了。要说原来增程车让人不爽的就是“慢吞吞充电”,这回智己这招算是把老毛病给打掉了。
最要命的是,电池容量66度。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很多增程车顶多三四十度,电动车也就是50到60度,特斯拉Model 3入门才50几度,Model Y入门不到60度。这时候智己干个66度上来,为啥敢这么拼?因为有底气,车企心里明白,现在许多国人买电车担心最多的就是电池小了不保底,开着累心。你这电池大,还能有着数,跑市区纯电模式,一周一次充电都行,who怕谁啊。
这块电池还是和宁德时代一块搞出来的“超级骁遥MAX”,不是说你拉个大电池就完事了,性能还得跟得上。电量只剩下16%,还能拉出275kW功率,这放以前增程车怕是都软腿站不住。这就是告诉你:电量不多我也有劲儿,不怕你日常胡侃耗着用。
再说增程器,这回不是随便整台发动机意思意思,智己选的Zephyr 1.5T黄金发动机,带VGT可变截面涡轮,这一听就高端,宣称说跟保时捷旗舰同技术。咋说呢,这也不明着装高逼格,就让你明白:增程系统发力的时候没有什么拖后腿,还能主动降噪,怠速噪音控制到36分贝。你说这啥水平?比图书馆还静,翻书都没这声,坐车里能安安心心地听个歌。
很多人对增程车有偏见:说到底就是电不够时找个发动机补电,结果大多数时候发动机老响、能效低、还有震动。智己这回就是借着技术堆料,把这些毛病给治了。什么降噪、稳定发电、高效能,这些都是在细节里体现出来——你买车开起来才知道有没有差别。
还得琢磨琢磨,这些设计背后有什么“盘算”?其实还是阿拉中国市场和用车习惯催生出来的精明选择。现阶段不少城市里充电桩还真不是想充就能充到,你早高峰下班碰到几个电车排着队,轮到你都天黑了。用电池做大,配够快充,纯电里头藏油机,油和电双保障,这叫安全感。
而且现在电动汽车厂商都在疯狂内卷,各种增程、插混、纯电、氢能源、太阳能车,哪个都吹的天花乱坠,可是到用车环节还是得拼谁能更符合中国人的心思——家里没充电桩,出门不用惦记续航,周末说走就走,北方冬天不怕掉电,想跑远路不找桩。
有些人可能要问了,做增程车是不是意味着对纯电没信心?其实不是,更多是对现有基础设施、用户习惯、未来发展都有自己的评估。智己这招就是想试试“全场景覆盖”,给不愿意放弃油车的一步到位选项。你觉得电靠谱,全程那就是纯电;你怕里程焦虑,发动机随时待命,加油就翻篇儿。
令人玩味的是,电动车的发展趋势其实也在悄悄变化。前几年都是小电池、低价入门Model 3跟PHEV插混打群架,就靠政策补贴和免费牌照卷。现在电池容量慢慢加大,智能化跟高端堆料一块来,大家都想一口气把电车“不方便”的短板补齐。这么看来,电动车越来越向着“无痛切换”靠拢——让用户从油车来,不用太多妥协,不用时刻惦记充电桩在哪儿。
但这事也不是全无烦恼。电池大、电机猛、增程器强,这些都意味着成本飙升,车价势必水涨船高。再怎么抠技术,最终消费端掏的钱还是不少。“谁为技术买单”始终是个难题,厂家想铺量,用户想省钱,这永远是一对矛盾。而且这类技术堆料车倒是好,但养护成本啥样,零部件未来稳定性咋样,现在还是个问号。每次大升级都有新毛病,谁敢说以后不出幺蛾子。
还有就是,现在宣传的“综合续航1500公里”,其实含油混电一块算的,纯靠电池还是不可能。但是这1500公里,开出去从北京能飙到上海没问题,要是真的一年能完整跑上好几次,那么买这车差不多回本。但如果平日都是市区低速通勤,油机全年几乎吃灰,买这个大电池是不是有点过剩?换句话说,咱们老百姓买车,到底在乎的是“最极端情况能不能包场”,还是“一般情况下舒舒服服开就行”?脑子里那个怕掉电的心魔,会不会被厂家的技术堆料慢慢消灭呢?
另外,技术跑在前面,充电桩、服务配套能不能跟上,现在车企拼完新技术就轮到社会保障拼命了。不是说你一台车技术好,全国都能用,全国万般皆好。实际用车场景五花八门,充电桩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根本没有;有的城市停车场车位紧张,插桩都得排队。再高端的技术,也得社会配套撑起来才不尬。
最后咱也说说智能化、舒适性那些事。这车主打的静音、降噪,体现了“高端体验”。以前增程油机老是吵,这次智己等于在体验上琢磨透了。可大家究竟买车是啥心理?有人要动力,有人要舒适,有人图省心。厂商不停给你优化体验,说到底还是让你掏钱不纠结,让你觉得花这钱得值。只要你觉得“这车让我不怕掉电,跑得远,还静音、省心”,那它的出现就是技术推动消费观念的一步。
综合算下来,智己LS6增程这路,确实是在试图解决电动车绕不过去的尴尬——续航、充电、焦虑、体验,摸着石头过河。等以后技术再成熟,价格再合理,全国充电都方便,也许五年后大家压根不再纠结“要不要发动机”。但眼下这个节骨眼儿,它确实是给那些犹豫不决的消费者交了一份诚意答卷。
你到底愿不愿坚信有一天电车彻底改写生活?你会不会相信这类堆料技术真的能治好中国人的“续航焦虑”?到底是更喜欢一步到位的全能车,还是愿意为更纯粹的电动体验将就一下?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而车企,就是在你纠结的时候,给你加点安全感,让你多一种选择。至于未来,还是得搞清楚老百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车是工具,也得是伙伴,谁能把“用车焦虑”踩在脚下,谁就有机会做时代赢家。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