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新车发布会,我都快得电子阳痿了。
一堆车排排坐,设计嘛,抄来抄去,你一个“星际大灯”,我一个“未来座舱”,讲来讲去还是续航、零百加速那点事儿。
就好像一桌子人都在用同样的调料包炒菜,吃多了,腻。
直到我看到了长安启源Q05的消息。
这感觉怎么说呢,就像你在听一首催眠曲,突然有人在你耳边砸了把电吉他。
这哥们儿干了件特离谱的事,把激光雷达,对,就是那玩意儿,给塞进了一台小型纯电SUV里。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查查长安的股价,是不是他们老板跟谁打赌输了?
这操作有多野?
打个比方,你家孩子说房间里有只蚊子,你二话不说,扛了门意大利炮进来,对着蚊子就是一发。
蚊子是没了,墙也没了。
在小型车这个连多加个USB口都要抠半天成本的“勒紧裤腰带”市场里,上激光雷达,简直就是汽车界的行为艺术。
所以长安是疯了,还是在第五层?
咱们得往回倒倒带。
长安这家伙,今年都四十了,不是啥愣头青。
它没那些新势力“为梦想窒息”的PPT,有的是几十年在泥地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老茧和心眼。
它太清楚,想在现在这个血流成河的市场里杀出来,光靠便宜是没用的,那是条死胡同。
你必须得给用户一个没法拒绝的、能拿出去吹牛的理由。
激光雷达就是那个牛。
你可能一年也用不上它几次,甚至压根不知道它在啥时候启动过。
但你知道它在那儿。
就像你手机里那个100倍变焦,你用它拍月亮了吗?
没有,但你跟朋友吃饭的时候,会特自豪地打开相机给他演示一下。
这就够了。
它提供的是一种“我可以,但没必要”的心理满足感,一种技术上的绝对冗余,一种碾压级的优越感。
光有这个还不够刺激,长安顺手又扔了个王炸:4纳米的天玑汽车座舱芯片。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还是7纳米、8纳米,4纳米是什么水平?
就是别人还在用大哥大的时候,你直接掏出了iPhone 17 Pro Max。
这意味着你的车机不再是个反应迟钝的传声筒,它是个秒懂你心思的“人”。
当别人的车机还在“正在为您搜索……”的时候,你的车机可能已经帮你把晚上吃啥、去哪儿吃、路堵不堵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两样东西一叠加,长安启源Q05的画像就清晰了:它不是一台传统意义上的代步工具,它是个披着小型SUV外壳的“智能终端”。
当然,我知道你肯定想问:别扯那些没用的,多少钱?
这才是灵魂拷问。
成本怎么办?
这门“意大利炮”的炮弹钱,最后还不得是消费者来掏?
如果为了这些“屠龙技”,把车价顶到一个离谱的位置,那不就是自嗨吗?
这棋走得险,也恰恰是它高明的地方。
长安在赌,赌未来的年轻人,买车的第一诉求已经从“三大件”变成了“三大件+智能体验”。
他们要的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而是一个能跟他们互动的“大玩具”。
而且,这“玩具”还得好看。
世界级设计大师克劳斯团队,这名头一听就很贵。
但你看那几个车漆颜色名儿:“松野绿”、“流金紫”、“月华银”……我都能想象到营销部门的同学为了想这些词掉了多少头发。
一个银色,非得说是“泰晤士河灵动的微波”,一个灰色,要扯上“紫禁城雪后琉璃瓦”。
说实话,有点矫情,但你不得不承认,这调性一下就上来了。
它在用一种很文青的方式告诉你:咱这车,有故事,有品位,是全球范儿。
当然,光鲜的外表下,该有的基本功也没落下。
2735mm的轴距,愣是把个小身板做出了紧凑级的空间感,至少你坐后排的哥们儿不用再表演缩骨功了。
宁德时代的电芯,506公里的续航,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安全感。
它就像一个学霸,不仅偏科的智能科目考了满分,连语文数学这些主科也没落下。
所以,长安启源Q05到底是个啥?
它是个搅局者,是个颠覆者,更是个提问者。
它用一种近乎“不计成本”的偏执,向整个行业发问:汽车智能化的终点到底在哪?
小型车的价值天花板,究竟能不能被打破?
这事儿成了,那它就是下一个时代的开创者;这事儿要没成,它也绝对是历史上最悲壮、最绚烂的一场烟火。
11月就要发布了,到时候价格一出来,是骡子是马,咱们就能见分晓。
不过我猜,无论结果如何,那些还在“新手村”里埋头卷价格的友商们,估计今晚是睡不着觉了。
因为那个扛着意大利炮的家伙,已经站在村口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