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中国:从亏损50亿到盈利 44亿,一场减法革命

说实话,福特中国这两年的转变,真不是简单 “砍成本” 能概括的。

2022 年还亏着 50 亿,2024 年就赚了 44 亿,不少人觉得是运气好,其实是人家玩明白了 “减法” 的真逻辑 : 不是瞎砍,是盯着 “无效消耗” 下刀,还顺便借了我国市场的 “东风”。

福特中国:从亏损50亿到盈利 44亿,一场减法革命-有驾

很多车企做减法,都是看哪个车型销量差就砍哪个,结果越砍越乱。

福特中国不一样,它先搞懂了自己亏在哪。

2022 年的时候,福特在国内在售车型有十多款,像福克斯、福睿斯这些车,看着每月有销量,可占了近 30% 的产能,利润却只占 5%,还得花钱维护生产线、搞营销,纯纯的 “赔本赚吆喝”。

反观林肯系列,当时车型少,却能贡献近 40% 的利润,只是产能被低利润车型占着,没法发力。

小小认为,这就是福特聪明的地方 : 它砍的不是 “销量差”,是 “利润差还占资源” 的车型。

后来把福克斯、福睿斯这些亏损车型停了,在售车型精简到 6 款,全聚焦硬派越野、豪华 SUV 这些高利润领域,比如烈马、Ranger 和林肯系列。

光这一步,固定成本就压缩了 30%,还腾出产能给林肯航海家这种 “印钞机” 车型。

2024 年林肯航海家光出口就卖了 5 万多辆,每辆净赚 4 万,这钱赚得比以前卖十辆福克斯还实在。

福特中国:从亏损50亿到盈利 44亿,一场减法革命-有驾

要是只砍车型,福特顶多止损,想盈利还得靠 “底气”: 这底气就是我国的供应链。

以前合资车企把我国当 “销售市场”,生产、研发都在海外,成本高还不灵活。

福特反着来,把重庆、杭州工厂当成 “全球基地”,这步棋走对了。

据公开数据,重庆工厂生产的蒙迪欧,出口成本比欧美本土低 18%,不是说我国人工便宜,是整个供应链能跟上 “全球节奏”。

比如蒙迪欧出口中东,从零部件采购到组装,再到售后备件供应,我国供应链能做到 “一站式搞定”,不用从海外调零件,光物流时间就省了一半。

而且福特还绑定了宁德时代,电池供应稳定,成本还比从海外进口低不少,像锐界 L 混动版,就是靠宁德时代的 3C 快充电池,才做到一箱油跑 1188 公里,订单直接破万。

福特中国:从亏损50亿到盈利 44亿,一场减法革命-有驾

重点是,福特不只是用我国供应链 “降成本”,还让它帮着 “拓市场”。

比如林肯航海家混动版,在我国组装完,不仅卖回欧美,还返销全球,形成 “中国组装 + 进口核心件 + 全球销售” 的闭环。

2024 年福特中国出口 16.8 万辆,同比涨 60%,利润贡献率快到 50%,这要是换以前的 “进口转卖” 模式,想都不敢想。

福特中国:从亏损50亿到盈利 44亿,一场减法革命-有驾

不少人觉得减法就是 “一刀切”,其实福特是 “砍得有分寸,加得有准头”。

它砍了低利润车型、冗余工厂,却把钱投到了 “能赚钱的地方”。

比如研发上,福特在上海搞了智能网联中心,专门针对我国消费者做智能化,像 SYNC+2.0 系统,语音控制比海外版灵敏多了,还能连我国的主流 APP,这不是简单 “汉化”,是真懂我国用户需求。

还有混动技术,它没自己瞎折腾,而是跟长安汽车合作,借长安的混动技术搞出锐界 L、领睿插混这些车型,既省了研发钱,又能快速上市抢市场,2024 年混动车型销量占比直接涨到 35%,比纯电车型卖得还火。

福特中国:从亏损50亿到盈利 44亿,一场减法革命-有驾

经销商这块也一样,福特砍了 600 家 4S 店,剩下 700 家不是随便留的,得满足 “单店月销超 50 台、客户满意度超 90%” 这两个硬指标。

结果呢?

2024 年经销商平均毛利率从 8% 涨到 15%,有个成都经销商说,现在卖一辆林肯的利润,顶过去卖三辆福克斯。

这说明什么?

不是经销商越多越好,是 “优质经销商” 越多越好,福特这是把 “无效渠道” 换成了 “赚钱渠道”。

福特中国:从亏损50亿到盈利 44亿,一场减法革命-有驾

福特这波 “减法革命”,本质是合资车企在我国市场的 “角色变了”: 以前是 “外来和尚念经”,现在是 “入乡随俗做买卖”。

以前合资车企,都是海外团队定策略,我国团队只负责卖车,结果产品不符合我国市场需求,还反应慢。

福特不一样,2025 年让我国团队的吴胜波升任国际市场集团负责人,主导亚非拉市场拓展,这不是简单 “升职”,是把 “决策权” 给了我国团队。

我国团队懂本地供应链、懂用户需求,制定的策略自然接地气,比如把蒙迪欧出口中东,把探险者改成 6 座版,这些都是海外团队想不到的。

反观其他合资品牌,比如大众、通用,也砍车型、缩产能,但没福特成功,为啥?

因为它们还抱着 “外资主导” 的老思路,没把我国的供应链、团队真正用起来。

小小认为,现在合资车企想在我国活好,就得像福特这样 : 放下 “外资架子”,把我国当成 “全球运营的核心”,而不是单纯的 “销售市场”。

福特中国:从亏损50亿到盈利 44亿,一场减法革命-有驾

总结下来,福特中国不是靠 “减法” 赚钱,是靠 “精准减法 + 中国赋能” 赚钱。

它砍的是无效消耗,加的是核心能力,借的是我国市场的优势,这才从亏 50 亿到赚 44 亿。

以后其他合资车企要是还不转变思路,估计还得走弯路。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声明:

为了提高创作效率,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本文数据和事件来自正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我们没法保证所有事件绝对准确,因此信息仅供参考,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