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NX车身为何这样红?

【导语:豪车3.0时代来了。是贵还是奢?是物还是魂?是向外还是向内?众生喧哗之下,豪车制造和选择成了今日之文明新的分野,也是雅俗区隔的价值取向,更是文化走向新的觉醒和责任。】

撰文|颜光明、编辑|禾 子

“容光焕发。”渡边女士用细声细语地说,在雷克萨斯NX车身上采用红色,是为了表达奔放,富有激情的感性,暗含跑车元素,不仅在视觉上有一种冲击力的高级感,还能体悟到青春的气息。英文是Radian red,表示明亮和灿烂。

新NX车身为何这样红?-有驾

这是高饱度的颜色,一反日式惯用的黑白灰,让人眼前一亮。尤其这种红黑镶嵌的设计,凸显机锋,高冷,又不失奢华,带有普适的亲和。

这是什么“红”?

有人说,这是一眼就能辨识的“跑车红”。

在欣赏这款十分出挑的雷克萨斯新NX时,大家很自然地会想到跑车,而且此红色与动感极强的车身轮廓、线条张力奇妙绝配,相得益彰。精道的细节,工艺的巧思,整体的和谐,浑然的天成,自然的流畅,无处不用心,一扫脂粉气,回到了汽车的美感,有了器物的生命体征。

新NX车身为何这样红?-有驾

这种审美并非刻意,而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作为设计师的渡边用她的专业,从设计、工艺以及质感三个层面讲解了这种“红色”背后的奥秘,并以审美的角度,揭示了“汽车情绪”的价值内涵。同时,她回答了专业媒体的提问,并详解了背后的科技含量。可以说,这种跑车红,对于雷克萨斯来说,不是对于时尚的追寻,也不是对流行的跟风,而是新一种的语言,新的表达,新的个性,新的理念。

新NX车身为何这样红?-有驾

这种含蓄,想必不是技术所能企及,而是深耕豪车文化的独具匠心。

雷克萨斯品牌入华二十年,选择新NX上采用“跑车红”还是第一次。看来,这并非偶然,细心观察,其具有深刻含义。首先NX是雷克萨斯品牌中最年轻的SUV车型,不仅新潮,而且自带节奏(标志性),是洞察“时尚豪车”的代表作,“轻奢侈”的精致生活方式;其次,用色彩提升情绪价值,激活NX的灵魂,画龙点睛,却不喧哗;再是,将色彩学用于汽车设计置于审美境界,具有独特性(高饱度的孤冷),难以复制。

新NX车身为何这样红?-有驾

这是新NX在车身色彩设计上的突破,勇敢冒险。这一步,意味着雷克萨斯的中国化已然做好了充分准备,正如其高层所表示,他们可以做到满足中国用户提出的诉求,而且能满足审美的要求。这种表态,既是自信,也是承诺。在当下外资豪车处于迷茫和观望的背景下,雷克萨斯却在沪积极地举办品牌活动,显现实力和底气,不惧竞争和内卷。这就像渡边在接受采访时,她那柔弱的外表,透露出知性的内力。看得出,她对豪车的激情和奢华有着胜过男性的敏感,尤其是在选择“跑车红”的理解上,更具力度感,散发活力,点石成金。这是女性视角下的跑车,男性视角下的风雅。

新NX车身为何这样红?-有驾

值得关注的是,这款新车将在上海北外滩城市沙滩嘉年华上展出,融入上海的时尚酷潮,以出圈的颜值,浓烈的色彩,将NX的“跑车红”赋予豪车年轻化的全新感觉。从中不难观察到,这既是对当下电动豪华虚浮喧哗的不屑,也是对在线落地的笃定。这种虚与实,内与外,雅与俗的碰撞,在魔都大舞台的比较下,可以说是一场豪车文化暗战。关键是,雷克萨斯落地上海的脚步对于业内而言,真的来了。8月27日,雷克萨斯在上海举办品牌体验日,此举在媒体沟通中反响不一般。这意味着针对豪车的新豪华又有了新的范式,这种参照将豪车的适配性提升到当下日常出行的品质和段位的选择。

新NX车身为何这样红?-有驾

这意味着什么?

我想,至少有三点值得关注。对于豪车的认知,经历了物质的、功能的、性能的、转型的比较,不论是喜新厌旧,还是见异思迁,或是重新定义,汽车还得回归本质,看来到了有重新认识的必要,现已不可回避;作为新豪华的先锋,雷克萨斯在走量的畅销型NX上采用“跑车红”则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也是对BBA疲软的激进,尤其是西方豪车集体溃败的逆袭,释放出新的活力,介入竞争的新姿态;“跑车红”,也是“中国红”,这种对于“红”的理解和诠释,是深谙中国文化的通识符号,证明雷克萨斯已经悄然登上豪车竞争的新高地,以“红”的吉祥,借助地缘和文化优势开始展露锋芒,预示着豪车交锋已不再是器物,而是文化层面的机锋。

新NX车身为何这样红?-有驾

豪车3.0时代来了。是贵还是奢?是物还是魂?是向外还是向内?众生喧哗之下,豪车制造和选择成了今日文明新的分野,也是雅俗区隔的价值取向,更是文化走向新的觉醒和责任。

点评

作为新豪华的先锋,雷克萨斯在走量的畅销型NX上采用“跑车红”则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也是对BBA疲软的激进,尤其是西方豪车集体溃败的逆袭,释放出新的活力,介入竞争的新姿态;“跑车红”,也是“中国红”,这种对于“红”的理解和诠释,是深谙中国文化的通识符号,证明雷克萨斯已经悄然登上豪车竞争的新高地,以“红”的吉祥,借助地缘和文化优势开始展露锋芒,预示着豪车交锋已不再是器物,而是文化层面的机锋。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