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又有新热闹,全新小鹏 P7 闪亮登场,这消息一出,就像往热油锅里滴了几滴水,瞬间炸开了锅。想当年初代小鹏 P7 那也是风光无限,一上市就凭借着纯电轿跑的独特定位、4 秒级零百加速性能以及智能化配置等 “撒手锏”,迅速在市场上圈粉无数。2021 年更是助力小鹏登顶新势力销冠,月均销量超 5000 辆,那时候走在大街上,要是看到一辆小鹏 P7,回头率绝对爆表,说它是当时市面上最靓的纯电轿车一点也不为过。
但汽车市场这潭水,那可是瞬息万变,深不可测。还没等小鹏 P7 把特斯拉 Model 3 拉下马,市面上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堆将 Model 3 视为假想敌的纯电车型。高性能在电动化的浪潮下,也变得越来越 “白菜价”,不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再加上小鹏前两年内部也出了些状况,这一系列因素叠加起来,小鹏 P7 的销量就像坐了滑梯一样,逐渐滑落。到了 2024 年,销量已然低迷,今年上半年这下滑的态势还在延续,6 月销量更是只有区区 53 辆,简直是惨不忍睹。
就在小鹏 P7 销量一蹶不振的时候,小米 SU7 却异军突起。根据最新数据,2025 年 1 - 6 月,在中国市场,小米 SU7 以 155,692 辆的销量,把曾经小鹏 P7 想击败的特斯拉 Model 3(91,919 辆)远远甩在了身后 。如今全新小鹏 P7 上市,价格又和小米 SU7 处于同一区间,市场自然不会再把它和 Model 3 作比较,而是纷纷拿它来和打败 Model 3 的小米 SU7 一较高下。这全新小鹏 P7,能在这场和小米 SU7 的较量中突出重围,复制甚至超越小米 SU7 的成功吗?在我看来,大概率是有点悬。
先从品牌层面来唠唠。小米,那可是国民级的流量品牌,粉丝群体庞大得就像一片汪洋大海,天然就有着超强的破圈能力。就拿小米 SU7 的用户来说,近七成都是小米手机的用户,六成家中有小米生态的产品,八成觉得自己是忠实米粉。这数据一摆出来,就能看出小米品牌强大的粘性。再看小鹏,在造车新势力刚兴起那几年,在传统车企眼中,靠着互联网打法的蔚小理确实都能算是流量品牌。可时过境迁,现在大家都把互联网玩法摸得门清,也就只有华为和小米这样的大佬,才有资格被称为流量品牌,它们能把车卖到其他车企想都不敢想的高价,还能卖得火爆。反观现在的小鹏,越来越像传统车企了。经历了两年前的低谷后,现在主要靠 20 万元以下的 MONA M03 和 P7 + 走量。在 20 万以上的市场,单论品牌力,小鹏心里估计也没底,不敢说有十足胜算。
再看看产品本身。电动轿跑这个细分市场,初代小鹏 P7 虽然是最早一批切入的,但真正把这个市场培育起来的,还得是小米 SU7。在这个市场里,要想站稳脚跟,颜值和性能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得给用户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在电动时代,零百加速动不动就 4 秒内,各种配置全系标配,性能已经变得很 “廉价”,实用性也越来越低。毕竟 4 秒级的零百加速能力,和咱老百姓日常的柴米油盐可没啥关系,继续堆砌性能数据,对提升用户情绪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小。就拿小米 SU7 来说,人家除了性能出色,还通过不断去纽柏林赛道跑圈,把性能展示上升到了对纯粹性能追求的信仰层面。信仰这东西,那可是更高维度的情绪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卖 50 多万的小米 SU7 Ultra 都能在几分钟之内被抢购一空。说白了,现在的小米,就算不强调具体性能数字,大家也相信小米汽车性能杠杠的;就算这一款车不够牛,也相信下一款车肯定更厉害。
再瞧瞧全新小鹏 P7,性能确实也很强,可只能通过具体数据来展示给用户,没办法在情绪价值上进行更高维度的叙事。所以全新小鹏 P7 只能从各种细节入手,给用户堆砌情绪价值。比如强调 “原创设计”,暗戳戳地调侃小米 SU7 的设计像保时捷;在车身颜色、会 “点头” 的中控屏、自研的图灵芯片、投入千万研发的超薄电动尾翼,甚至是路怒消消气这样的小游戏上大做文章。但不得不说,这些努力,至少目前来看,还没办法上升到信仰的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全新小鹏 P7 市场表现的上限。
还有价格这个关键因素。当前这个细分市场,前三名分别是小米 SU7、特斯拉 Model 3 和比亚迪汉 DM。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小米 SU7 和特斯拉 Model 3 月销量高点都快接近 3 万辆了,汉 DM/EV 也接近 1 万辆。全新小鹏 P7 要是正面和小米 SU7 硬刚,胜算不大,那能不能在价格上做点文章呢?可价格一旦下探,不仅会影响同门兄弟 P7 +,还得面对国民级品牌比亚迪的竞争,而且这也不符合小鹏品牌向上发展的目标。参考初代小鹏 P7 的 24.99 - 28.99 万元指导价,如果全新小鹏 P7 价格提高,甚至摸到 30 万元一线,那大概率只能成为小鹏回馈忠实粉丝的礼物,很难吸引新用户,带来新的销量增长。所以说,全新小鹏 P7 的定价就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这次小鹏不走寻常路,跳过预售价格发布,只开启 99 元意向金的小订,随后直接正式上市。何小鹏还对外表示 “价格不会便宜”,这套路有点像当初雷军的做法,估计也是想先试探下市场反应,根据意向订单情况再决定最终价格。
全新小鹏 P7 这一战,可谓是困难重重,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出重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要是能从特斯拉 Model 3 每个月 3 万左右的销量里抢一部分过来,那对全新小鹏 P7 来说,也算是一场胜利了。接下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全新小鹏 P7 最终能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