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近和韩国三星SDI谈成了一笔大生意,未来三年要从对方那里采购价值超过21亿美元的储能电池,算下来差不多148亿元人民币。这不是特斯拉第一次找韩国企业合作,之前跟三星电子、LG新能源在芯片和车用电池上已经有不少往来,但储能这一块突然换成韩国供应商,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特斯拉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迫于美国的政策压力。特斯拉的高管之前就提到过,关税问题让他们的能源业务非常难做。虽然储能业务现在表现不错,今年第三季度收入达到34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超过40%,但电池全靠宁德时代供应,风险实在太高。万一供应链出点问题,特斯拉根本扛不住。
宁德时代一直以来都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主要电池供应商,今年初还计划扩大生产,甚至考虑过去美国建厂,但现在这些计划基本没什么动静。福特在2023年也说要和宁德时代在密歇根州合作建厂,同样没有下文。中美之间在电池领域的合作几乎陷入停滞,这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政治因素导致的。
美国现在大力推行“友岸外包”,只跟友好国家做生意,同时《通胀削减法案》硬性要求企业必须把电池制造搬回美国本土。特斯拉虽然想控制成本,但也不得不服从政府规定。在美国看来,储能电池涉及国家安全领域,中国企业根本进不去这个市场。
不光是特斯拉在调整策略,整个行业都在动。韩国电池厂趁机抢订单,日本和欧洲的企业也在排队等机会。宁德时代技术强、成本低,但一进北美市场就被挡在外面,这种受地缘政治限制的局面,正在改变全球电池行业的格局。
不过,韩国三星和LG的产能到底够不够,价格有没有竞争力,这些关键问题都还没有明确答案。宁德时代已经实现GWh级别的出货规模,凭借成熟的供应链和高效运作建立起明显优势,其他企业想复制这种模式并不容易。在现有产业链中替换中国供应商,实际操作起来会遇到很多困难。
国内这边也没闲着,宁德时代开始和比亚迪、蔚来、阳光电源这些本土企业加强合作,海外市场走不通就先稳住国内市场。今后全球市场份额会不会下降还很难说,眼下这盘棋,谁也不敢随便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