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红”的厚重车门被撑开一条缝,迎面涌来的,是午后的二手车展厅里鼓胀的空调风。车头光达金属,刺得人有些迷糊,头枕上那一串金色“SICONG”依然奢华横跃。想要一辆王思聪曾经坐过的座驾,愿意出多少钱?在这辆劳斯莱斯幻影前,终归要做个算账的大人,哪怕你的钱包不是王思聪的口袋。
“如果是你,愿意花‘888万’买一辆快满十年的二手豪车吗?”这样的设问不知不觉把人钉在了思考的座椅上。全新幻影847万,新车库里南691万,这辆老幻影却挂出了888万元。价格表像一具无声悬案,留给旁观者摩拳擦掌:是炒作?是噱头?是情怀?还是智商税的现场演示?
让我们把证据重头开始摊开。在2024年,王思聪将他的红色幻影处理掉,这辆“思聪号”很快现身二手市场。起初的挂牌价是858.8万,一口价吓退了半数围观群众。好戏在后头,价格一路俯冲:758万、558万、555.77万……每一轮降价,都是卖家对市场心态的一次“摸底”,也是买家侦查深浅的机会。终归还是被卖掉,车牌也从沪B变成了沪A,浮沉之外,还意外涨价,半年之后,价格没有继续沉沦,反而逆势而上,挂出了“888”的三个大红数字。一个吉利的“发”字,外加一个比新车还贵的心理预期,二手车的底层逻辑在此出现了裂缝。
专业角度来讲,二手市场讲究的是“减值”。车龄接近十年,劳斯莱斯也要叹口气。对于非定制版幻影,近年成交价多在二三百万徘徊。思聪号的特殊之处——独一无二的颜色搭配,“SICONG”字样——也许只能让社交媒体吃瓜群众心跳加速,真正的买家却要考虑实用性与身份尴尬。头枕上的刺绣,是前任的名字,开着这样的车上路,难免有种偷穿前任定制西服的违和感。如果对方是什么深情浪漫派,或许能欣赏;但大部分理性派,看到名字就秒退三分。毕竟,这不是电影里的情节,而是现实里的车市。
其实,二手豪车市场并不神秘,只不过多了一层身份标签和炒作的包装。有名人效应的车子偶尔能加点“情怀税”,但声势之外,还是看市场最终的承接力。名人加持对于拍卖模式尚可一试——国际名人座驾有时会创造出离谱成交,比如某明星的高定迈巴赫,可一旦流拍,就像砸在水泥地上的面团,既不结实,也不体面。王思聪的知名度,放在国内属于网红级,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光环毕竟不能直接折现为豪车溢价。
二手市场经常试图把“讲故事”当广告。这辆幻影无非是把王思聪的人设与车主身份进行了捆绑销售,但真正能接受这种“二手身份标签”的客户并不多。我们这个行业,最不缺的就是自信心爆棚的报价,真正缺的是理性的成交和冷静的风险评估。每一次出现规定外的高价,都是一次对市场智商的考验。只有在利益和热度搅拌出新的行情时,才会有人下场试水,但往往不是为了用,而是为了“买个段子”或者博一把存在感。
诚然,这种个性定制的豪车本就属于“少数人的玩具”。但即便如此,买二手豪车的人未必愿意用自己的名字去接力前任的高调人生。汽车不像房子,装修可以翻新,扎眼的头枕刺绣,除非换座椅,否则永远在那里提醒你“下一个是谁”。至于那抹凤凰红,在黑色劳斯莱斯中独树一帜,吸睛程度可算是“开出去自带话题”,只是话题过后,能不能承担情感剩余,还是个问号。
这类车在市场上的流通,犹如拍卖场上的“流动面孔”,被三个价格轮流调戏。买得起豪车的人不一定就愿意买王思聪的车型,买得起车的人,更愿意买属于自己身份坐标的座驾。至于纯粹拼收藏情怀,有这预算去买初代经典、限量版本,或者某国王某巨星的座驾,才更有讲究。毕竟豪车圈的鄙视链,比“老三届”还复杂,头枕上的“SICONG”只是有钱人的车主专属,无论怎么包装,也难以代替自己的名字。
有时我在案卷里看那些“高估自我”的买卖记录,仿佛看到同行在点钞票时一边自信加价一边抖落汗水。偶尔给客户讲故事,他们也会问:“这买卖是不是只有王思聪的粉才会入场啊?”答案其实很朴素:“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市场向来不欺人,最终挂在那里的是一场耐心比拼。业内人士调侃,“豪车市场最贵的是故事,最难卖的是名字。”
最后,这辆“思聪号”还在二手车网站上一脸自信地待价而沽。888万的挂牌很“自恋”,也很勇敢,像是给自己贴上“孤品”的标签。我倒想知道,你会为谁的名字买单?你会为一个标签付多少溢价?在消费与认同的边界里,名人效应到底能转化为多少现实利益?或者说,每个人心中真正值钱的,到底是车本身,还是那一段“他人的故事”?
市场只讲残酷的“价值实现”,故事只谈温柔的“溢价幻觉”。你愿意用你的钱包投出来吗?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