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4S店为何总因“门”上热搜?从脚夹门到屏幕夹手事件全梳理

当海口男子在小鹏4S店被电动门夹脚后,导购那句"你不来店里门就不会坏"的荒谬逻辑,瞬间将这家新能源车企推上风口浪尖。这已是小鹏汽车今年第三次因"门"引发舆论地震——从2025年初的屏幕夹断儿童手指,到如今的脚夹门事件,看似偶然的意外背后,暴露出的是门店管理的系统性漏洞。

小鹏4S店为何总因“门”上热搜?从脚夹门到屏幕夹手事件全梳理-有驾
image

时间拨回2025年1月,一名儿童在小鹏汽车展厅玩耍时,手指被自动升降屏幕夹断。当时小鹏的危机公关堪称教科书级别:24小时内成立专项小组,立即升级防夹功能,全程保持与家属沟通。对比本次脚夹门事件中,门店员工反咬顾客"脚夹坏门"的荒诞说辞,两者应对水准判若云泥。

在屏幕夹手事件中,小鹏技术人员承认"原有安全机制存在不足",迅速推出多项防夹升级方案。而脚夹门事件的录音里,导购却将责任推给顾客:"你这边连一句抱歉都没说"。更讽刺的是,该门店电动门感应区设计本就存在盲区,当顾客因试驾车突然开走愣神时,自动闭合的门体恰好形成"陷阱"。

小鹏4S店为何总因“门”上热搜?从脚夹门到屏幕夹手事件全梳理-有驾
image

耐人寻味的是,两起事件都暴露出标准流程的僵化。屏幕夹手事件后,小鹏承诺"加强展厅安全警示",但脚夹门证明警示标语并未落地;本次公司宣称要"强化全国门店培训",可2025年3月就发生过销售顾问误导消费者被投诉的案例。这种"头痛医头"的整改模式,使得同类事故不断换着花样重演。

从技术层面看,小鹏的"门"似乎总在关键环节掉链子。屏幕防夹功能在实验室测试合格,却败给儿童好奇的手指;电动门感应系统能识别标准障碍物,却对顾客抬脚的瞬间变化束手无策。更值得警惕的是,两次事件中一线员工都表现出惊人的同理心缺失——屏幕夹手时销售只顾推销延保,脚夹门后导购反倒索要赔偿。

小鹏4S店为何总因“门”上热搜?从脚夹门到屏幕夹手事件全梳理-有驾
image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门"事件折射出新能源车企的扩张后遗症。小鹏汽车2024年新增门店达217家,但员工培训周期从两周压缩至三天。当企业把"市占率"刻进KPI时,门店就成了事故高发的重灾区。就像本次涉事导购,其话术模板里显然没有"顾客受伤优先处理"的选项。

回看小鹏的危机应对史,官方声明永远及时到位:顶格处理涉事员工、处罚门店店长、加强全国培训。但消费者更期待看到的是,下次推开小鹏门店的玻璃门时,不必担心它突然变成"伤人凶器"。毕竟再完美的公关话术,也修复不了被夹断的手指,更抹不去"脚夹坏门"的荒谬记忆。

小鹏4S店为何总因“门”上热搜?从脚夹门到屏幕夹手事件全梳理-有驾
image

当电动门碎裂的玻璃扎进品牌形象时,小鹏该反思的不仅是某家门店的处置失当。从温州工厂的机械臂到展厅的感应门,这家标榜智能化的车企,或许该给所有会动的"门"都装上人性的传感器。否则再多的顶格处理,也不过是为下一场"门"事件提前准备的危机通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