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一汽奥迪发布了他们家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叫Q6L e-tron。
这车一出来,大家关注的焦点有点特别,不光是车本身长什么样、跑多快,更多人是在讨论它的“心脏”和“大脑”。
因为这次,这个以“德国精工”闻名全球的豪华品牌,竟然选择和中国的华为进行了深度合作,把华为那套顶尖的智能驾驶系统装进了自己的新车里。
这一下子就让很多人心里犯了嘀咕,这台起售价三十四万多的新车,到底是一台纯正的德国奥迪,还是一台披着奥迪外壳的“华为智选车”?
这背后,其实反映出整个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
咱们得先弄明白,奥迪这样的国际大厂,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说白了,还是市场变了,消费者的口味也变了。
在咱们中国这个全球最“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家买电动车,早就不只看续航和加速了。
车里的屏幕够不够大、够不够流畅,语音助手聪不聪明,自动驾驶能不能在堵车的市区帮自己一把,这些“软实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方面,咱们国内的新势力品牌和科技公司,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很多传统海外大厂的车机系统,跟国产的比起来,就像是诺基亚的功能机遇到了苹果智能手机,反应慢、功能少,用起来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奥迪自己也清楚,如果还抱着老一套思路,想在智能化这条新赛道上追赶,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根本追不上。
所以,与其自己埋头苦干,不如直接和这个领域最强的“尖子生”合作,这是一种非常现实和明智的策略。
于是,我们就在这台奥迪Q6L e-tron上,看到了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驾系统。
这可不是简单地买个软件装进去就完事了,而是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融合。
为了让这套系统能发挥最大功力,奥迪给这车配足了“眼耳鼻舌”。
全车上下装了2个激光雷达,这玩意儿就像是蝙蝠的声呐,能精确感知周围物体的距离和形状;还有13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基本上实现了360度无死角的监控。
这么豪华的感知硬件,带来的好处就是让“人机共驾”这个词变得很实在。
比如咱们平时开车最头疼的几种情况:在拥挤的市区,旁边车道总有人想强行加塞;或者从路边突然冲出来一个行人或电动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鬼探头”。
这套系统就能提前预判到这些风险,提醒你甚至帮你采取措施。
在高速公路上,它也能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自己规规矩矩地进出匝道,大大减轻了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更厉害的是,这套系统不完全依赖高精度地图,这意味着在一些地图数据没那么完善的地方,它也能靠自己的“眼睛”和“大脑”来辅助驾驶,实用性非常强。
可以说,奥迪这次是给自己的德国“好身板”,装上了一颗强大的中国“智慧心”。
当然,很多人也会担心,用了中国的“大脑”,那奥迪原来引以为傲的德国“筋骨”还在不在?
车子的安全性会不会打折扣?
关于这一点,奥迪显然是想用事实来打消大家的疑虑。
他们在这台车的用料上,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车身结构里,有34%的钢材用的是潜艇级别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你没听错,就是用来造潜艇的那种材料,强度极高。
整车的高强度钢和铝合金加起来,占比达到了83%,这基本就是个移动的“装甲堡垒”。
特别是对于电动车最关键的电池部分,奥迪设计了一套堪称“金钟罩”的防护体系。
电池包底下铺了9层玻璃钢纤维护板,防止路面异物磕碰;周围用近乎100%的超高强度钢材死死包住;内部还有“四横三纵”的立体框架结构。
为了证明这套防护有多结实,他们还去做了些超出国家标准的碰撞测试,比如让大货车从侧面撞过来,同时另一侧还顶着一根固定的柱子,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电池包依然完好无损。
所以说,在造车的基本功,尤其是在安全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上,德国人的那份严谨和执着,依然是这台车的核心底色。
说完了智能和安全,再聊聊开车的感觉。
很多人觉得电动车开起来没意思,就是一脚“电门”到底的傻快,少了点燃油车那种人与机器交流的感觉,而且坐久了还容易晕车。
奥迪作为一个有着上百年造车历史的品牌,调校底盘的功力还是在的。
这台Q6L e-tron的前后悬架都用了结构更复杂的五连杆设计,配合能根据路面情况自动调节软硬的减震器,努力在过弯时的支撑性和走烂路时的舒适性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开起来既能感觉到德系车那种特有的紧致和精准,又能过滤掉大部分恼人的颠簸。
为了让驾驶过程不那么“安静无聊”,它还学了自家跑车e-tron GT,配了一套运动声浪系统,加速时能模拟出雄厚的引擎声,给驾驶增添几分激情。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电动机输出的精细化控制和能量回收系统的优化,它极大地缓解了电动车常见的顿挫感,让加减速过程变得非常丝滑,奥迪甚至打出了“不晕车”的口号,这对车里的乘客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最后看看这台车的外在和内在体验。
作为一台豪华车,它必须在设计和舒适性上让人满意。
奥迪Q6L e-tron的外观保留了德系车简洁有力的线条,同时又加入了很多迎合中国消费者喜好的元素,比如一个更具攻击性的亮黑色前脸,还有像“青城绿”、“流霞紫”这种一听就很有中国文化韵味的车身颜色。
作为“灯厂”,奥迪在车灯上自然是玩出了新花样,车主可以自己切换8种不同的日间行车灯样式,尾灯还有动态点亮效果,仪式感十足。
车内的乘坐感受也做了本土化优化,比如前排座椅的海绵加厚了18毫米,后排坐垫加长了15毫米,这些细节都是针对中国用户的身材和乘坐习惯做的调整,能有效缓解长时间乘坐的疲劳。
再加上丹麦顶级的B&O音响,全车20个扬声器,连主副驾的头枕里都藏着喇叭,能营造出非常立体的沉浸式声场。
可以说,奥迪Q6L e-tron正在努力地向市场证明,它既保留了德国豪华品牌的传统优势,比如顶级的安全标准、出色的驾驶质感和精良的做工,又积极拥抱了来自中国的顶尖智能科技,试图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兼顾传统豪华与前沿科技的全新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