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电动汽车的市场销量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已然成为众多家庭购车的首要选择。
然而,正是在这种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的情况下,“电动汽车能否胜任长途行驶”的话题争议也愈发激烈:
一部分人坚定地支持燃油车,声称电动汽车一旦驶上高速公路便性能大减;
而另一部分人则极力推荐电动汽车,认为其长途驾驶体验远比预想的顺畅。
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究竟该相信谁?老实说,我也难以抉择。
为了探寻真相,我索性购置了一辆电动汽车,并完成了多达十次的长途驾驶行程——就是想通过亲身实践,弄清楚电动汽车与燃油车之间的本质差异究竟体现在何处。
经过这段长途驾驶的体验后,我发现:关于电动汽车和燃油车的区别,或许很多人都存在认知误区!
为何会这样说呢?
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大家在考量“电动汽车长途行驶”这一问题时,设想了太多极端情况。
诸如“实际续航里程仅能达到标称的六成”“一旦遭遇堵车就会抛锚”“高速公路服务区肯定没有充电桩”“充电排队时间长达两小时”……
这些说法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实则过度夸大了实际困难。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许多人尚未真正驾驶过电动汽车,脑海中就已经构建出了一幅“高速公路驾驶噩梦”的画面。
但在我完成十次长途驾驶后发现——实际情况远没有想象中糟糕,甚至在某些方面,结果完全相反。
特别是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只要长途出行的距离在500公里以内,电动汽车的整体表现基本优于燃油车。
实际上,当下主流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普遍能达到600公里;
像小鹏G6、小米SU7这类基于优质技术平台打造的车型,700公里续航已是常态,部分车型的续航里程甚至能突破900公里;
以这样的续航能力,出发前将电量充满,很多时候一趟行程下来,根本无需中途充电。
即便需要补充电量,通常也仅需在中途进行一次充电。
若是搭载800V平台的车型,在服务区上个厕所、洗把脸的短暂时间里,就能补充两三百公里的续航电量。
不过,当行程距离处于500至1000公里区间时,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
对于电动汽车而言,这个距离范围确实容易暴露出自身的短板——1至3次的中途充电基本无法避免。
但问题也并非无法解决,只要选择800V平台且支持大功率快充的车型,其补能效率还是相当可观的。
以我实际驾驶的车辆为例,经测试,15分钟就能补充三百公里的续航里程。
也就是说,相比燃油车加油,电动汽车充电仅多花费30分钟左右。
别再说什么“开燃油车可以一口气行驶800公里不停车”——这话听着很厉害,但在现实中,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连续驾驶三四百公里后也需要休息:
上厕所、喝水、活动一下身体——这些休息需求,驾驶电动汽车时需要,驾驶燃油车时同样需要。
只不过驾驶燃油车时休息是单纯的停歇,而驾驶电动汽车则可以在休息时顺便完成充电!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若驾驶的是配备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电动汽车,整个长途驾驶体验将截然不同。
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辅助跟车、车道保持、自动变道等功能,使得驾驶者在数百公里的行程中无需频繁操作。
这极大地减轻了驾驶者的疲劳程度。
燃油车虽然加油便捷,但驾驶者需要始终踩油门、关注路况、手动变道——跑完长途后,身心的疲惫程度远高于驾驶电动汽车。
所以,不能仅仅关注“能源补给”这一个方面——在整体驾驶体验上,电动汽车相比燃油车具有明显优势。
以我自身经历来说,曾在五一假期期间,驾驶电动汽车行驶了3000多公里,途中还能拍照、观景、游玩。
换作燃油车,跑完这样的距离,大多数人恐怕早已疲惫不堪,更别说还有精力游玩了。
当然,每逢节假日,电动汽车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就会显现出来。
高速公路拥堵、服务区充电桩排队等情况确实存在,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
但客观来讲,这些问题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棘手,更不能成为“电动汽车无法长途行驶”的依据。
先来说说堵车情况。
实际上,堵车场景反而更有利于电动汽车发挥优势。
由于电动汽车不存在怠速耗油的问题,即便堵车长达两小时,电量消耗也相对较少。
但燃油车就不同了,长时间开着空调、播放音乐,在原地等待的过程中燃油会不断消耗。
要是真的堵车一整天,电动汽车未必会没电抛锚,燃油车却更有可能因燃油耗尽而熄火。
直白地说,只要不是在严寒天气下长时间使用暖风,电动汽车并不惧怕堵车。
再谈谈充电桩排队问题。
没错,我也曾遇到过——国庆期间,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外,十几辆车排队等待充电。
但我没有选择死等,而是通过导航驶离高速公路,前往附近小镇寻找充电桩。
结果如何呢?
在方圆5公里范围内,很快就找到了一个闲置的大功率超充站,完全无需排队等待。
15分钟后,车辆电量充满,而这段时间甚至不够玩完一局手机游戏。
这种解决方式很复杂吗?
其实并不复杂,只是这种“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很多人还没有习惯。
当然,如果生活在北方地区,又恰好遇到严寒天气,并且驾驶的是价格在15万以下的电动汽车……
那么就别期望它能“适应所有出行场景”,这确实不太现实。
低温环境下电量损耗大、充电速度慢、续航里程缩水等问题客观存在——而且在中低端电动汽车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但仔细想想:
如今哪有不挑使用环境、不挑应用场景,价格低廉且性能全面的车辆呢?
要是几万元的电动汽车真能做到无所不能,那燃油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个现实状况,我们都应该理性看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