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救活腾势的悍将突然辞职?从赵长江离职看职场高手的下一步抉择

一个人用了16年从基层销售干到集团最年轻总经理,又用两年时间把年销量不足5000辆、亏损几十亿的腾势品牌救活到年销12.78万辆、成交均价38.6万的行业标杆,却在轮岗新岗位仅仅三个月后选择“暂别”。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本期节目从比亚迪高管赵长江的离职事件切入,探讨当职场人取得巨大成功后面临的抉择:是继续留在大平台享受稳定,还是为了追求更大成就而去冒险?这不仅是一个高管的个人选择,更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以及每个职场人都可能遇到的“英雄时代”与“体系时代”的碰撞。如果你是赵长江,你会怎么选?

主持人: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人在一家公司干了整整16年,还把一个快凉透的品牌给救活了,结果呢?屁股还没坐热,突然就说要‘暂别’——这事儿搁你身上,你第一反应是不是‘卧槽,这背后肯定有故事’?

嘉宾:说实话,我第一反应也是‘这人是不是被架空了’?但咱得先压住八卦心,咱这期不是吃瓜节目,咱是聊职场逻辑的。你想想,一个从区域销售干到集团最年轻总经理的人,他走,肯定不是一时冲动。

主持人:对吧?我一开始也觉得,这不就是‘功成身退’的现代版吗?但问题是,他退得也太突然了。7月刚轮岗,10月就走人,中间才仨月。你要是他,你会怎么想?是觉得‘这新岗位没意思’,还是‘公司不给我空间了’?

嘉宾:我得先澄清一下哈,咱不猜内幕,也不评价公司决策。但我们可以从公开信息里扒一扒:他这16年,从2009年大学毕业入职比亚迪,从最底层的区域销售经理干起,到2017年31岁当上销售公司总经理——这速度,搁谁身上都算‘打工人天花板’了,对吧?

主持人:没错,这简直就是‘少年得志’的现实版。但你有没有觉得,这种‘一路高歌’的人,往往最怕‘突然刹车’?他2021年接手腾势的时候,那可是个‘烂摊子’,年销量连5000辆都不到,亏损几十个亿。结果呢?他带着团队打了三套组合拳:翻新品牌、梳理产品、重塑渠道——你猜怎么着?2023年,销量直接飙到12.78万辆,腾势D9还成了MPV销冠,成交均价38.6万!这哪是救火,这是点石成金啊。

嘉宾:说真的,这数据太硬核了。12.78万辆,38.6万均价——这可不是靠运气,是实打实的‘品牌重塑三件事’玩明白了。但问题就来了,既然他这么能打,为啥在新岗位才待仨月就走?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第一反应是‘轮岗制度是不是逼走他的’?

主持人:我懂你的意思。但咱得先说清楚,轮岗制度在大公司很常见,目的是让高管多接触不同业务,增强组织活力。赵长江7月调任的是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听起来还是总经理,但负责的业务范围从‘全盘品牌战略’变成了‘直营渠道管理’——这就像你从指挥全军作战,突然被调去管后勤补给,是不是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嘉宾:对,这就是‘英雄时代’和‘体系时代’的碰撞。比亚迪现在是巨头了,它需要的是稳定、规范、制度化的管理,而不是靠一个人‘力挽狂澜’。但赵长江这种自带‘创业者基因’的人,他可能觉得,在这个大平台上,他能做的事情已经到头了。他需要更大的舞台,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他的离开,更像是‘友好分手’,不是谁对谁错,只是路不同了。

主持人:我同意。他本人说要‘暂别’,去‘调整节奏’,这话听着挺体面,但外界都在猜他下一站是智界——奇瑞和华为合作的那个新品牌。你想想,智界现在正处在关键期,急需一个能征善战的‘悍将’来操盘,而赵长江呢?他有成功运作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完整经验,还特别擅长互联网化营销和用户社群运营——这不就是‘即插即用’的稀缺资源吗?

嘉宾:没错,这就是行业意义所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在是‘高手过招’,竞争激烈。谁能抢到像赵长江这样的‘即插即用’型人才,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这事儿不光是个人选择,它折射的是整个行业的人才争夺战。优秀人才的价值,就是在这种市场流动中不断被重新评估和放大的。

主持人:所以啊,这事儿不只是一个高管离职的消息,它其实是在问我们每个人:当你在工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到底是选择稳定待在大平台,还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成就去冒险?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嘉宾:说实话,这题没标准答案。但我觉得,赵长江的选择,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职场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人价值和组织需求之间,总会有张力。关键是你能不能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主持人:说得好。所以如果你有任何想法,非常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你的每一条反馈对我们都至关重要。

6年救活腾势的悍将突然辞职?从赵长江离职看职场高手的下一步抉择-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