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你加满一箱油花了多少钱?要是在2020年,这个问题可能只会换来一句“日系车嘛,还好啦”。可现在?这话听着都像老黄历了。就在最近,东风本田的执行副总潘建新在一次内部会上直接撂了狠话:“我们已经身处生死局,退无可退了!”这话一出,整个汽车圈都炸了锅——一家曾经月销冲过20.9万辆的合资巨头,如今7月两本田合计才卖了4.48万辆,同比暴跌14.75%,这哪是下滑,简直是自由落体。
别以为这只是东风本田一个人在裸泳。广汽本田也换了帅,李进离场,高洪祥接棒,风向变了,船要调头。从2025年开年到现在,本田中国已经连续七个月销量下滑,1到7月累计不到36万辆,同比跌了23%。这数字背后,不是简单的市场波动,而是整个品牌信仰的崩塌。
以前买日系车,图的是啥?省油、皮实、小毛病少。哪怕内饰塑料感拉满,车机卡得像老年机,大家也认了,毕竟“开不坏的丰田,省油的本田”这话不是白叫的。可现在呢?比亚迪秦PLUS DM-i一出来,百公里油耗干到3升多,价格还杀进10万内。你再看看本田的混动车型,油耗差不多,价格却高出一截,谁还愿意为情怀买单?
更扎心的是,当电车成了主流,加油反倒成了“偶尔为之”的事。省油的优势直接被废了大半功力。这时候,日系车那些被长期容忍的短板全暴露了:车机系统慢得像蜗牛爬,语音识别听不懂普通话;隔音差得像是开着拖拉机上班;智能化?人家7万块的海鸥都配上了高速NOA,你二十多万的雅阁还在玩L2辅助驾驶,连自动变道都卡壳。
产品跟不上节奏,内部也开始动刀子。潘建新搞干部作风整顿,广本换帅,表面看是刮骨疗毒,实则更像是在找替罪羊。问题是,五年前这批人还能创造销量神话,怎么突然就成了“作风有问题”?真要问根子在哪,其实是整个体系僵了。本田中国团队在电池、电控、智驾这些核心领域没话语权,样样得等日本总部点头,一个决策来回折腾半年,等车上市,市场早变天了。
再看产能布局,倒是有点动作。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2024年9月投产,广汽本田新工厂同年11月落地,合计24万辆纯电产能。可新车呢?e:NS1上市即扑街,S7和P7月销才一百多台,消费者用脚投票,根本不吃这套。上半年新能源销量才4.46万辆,占比不到14%,而自主品牌新能源份额已经干到71%了。
说到底,这不是某一款车的问题,而是整个战略的脱节。当国产车企一年推五六款新车,用1000V平台、城市NOA卷到飞起时,本田还在纠结磷酸铁锂怎么适配。这哪是竞争,简直是降维打击。
本田有没有机会翻盘?有,但前提是放下身段,真正把中国市场当回事,而不是当成一个“输出燃油车库存”的后花园。否则,别说月销20万,能稳住4万都不容易。时代不等人,慢一步就是深渊。这场生死局,真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能过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