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款凯迪拉克CT5:20万后驱豪华座驾,能否捍卫美系最后荣耀?
2026款凯迪拉克CT5来了。
它还是那台20万级少有的后驱豪华轿车吗?
237马力,350牛米,10AT变速箱——这些数字你可能已经听过无数遍。
可真正重要的是……开起来的感觉。
我上周试驾了一整天。
从城市高架到盘山公路。
从早高峰的拥堵,到傍晚的空旷快速路。
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沉。
不是笨重,而是扎实。
底盘像被钉在地面上。
方向盘一动,车头立刻响应。
这种沟通感……现在的新车里,越来越少了。
后驱,真的那么重要吗?
你看BBA同级车,多少已经前驱化。
宝马3系?部分车型前驱平台。
奔驰C级?加长后轴荷分配失衡。
奥迪?quattro是加分项,但基础款仍是前驱为主。
而CT5,全系后驱。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加速时,车头更轻盈。
意味着过弯时,车尾有韧性。
意味着……你还能感受到驾驶的原始乐趣。
它的动力输出线性得不像话。
2.0T发动机不暴躁,却很聪明。
10AT变速箱几乎从不犹豫。
换挡动作轻柔到你察觉不到。
不像某些双离合,低速顿挫得像在惩罚你。
也不像某些CVT,油门踩到底,发动机嘶吼,车却慢悠悠。
CT5不一样。
你踩,它就走。
不抢,不拖,不装。
MRC电磁悬挂是隐藏王牌。
每秒500次扫描路面。
这数字听着像营销话术?
上路你就懂了。
过减速带,它不是硬扛,而是“吸”过去。
连续坑洼,车身几乎没有多余晃动。
高速变道,支撑力立刻增强。
侧倾被压得极低。
这感觉……像穿着西装在跳舞。
外观更狠了。
盾形格栅更大,更黑。
獠牙式日行灯像盯着猎物的蛇。
溜背线条从B柱滑下,流畅得不像美系车。
美系不是只有肌肉。
它也可以优雅,可以凶狠。
我停在路边,一个年轻人走过来问:这多少钱?
我说落地二十出头。
他愣了一下:这么便宜?
便宜吗?
厂商指导价28.97万起。
但终端优惠后,23万左右能拿顶配。
对比一下。
宝马325Li落地接近35万。
奔驰C260L优惠后也要30万往上。
奥迪A4L?四驱版本价格更高。
CT5用B级车的价格,卖C级车的驾驶质感。
这不是性价比,是降维打击。
可它不完美。
后排中间地台凸起太高。
三个成年人挤一起?别想了。
后备箱384L。
放两个28寸行李箱,加婴儿车?够呛。
我试过。
最后只能把婴儿车折叠再折叠。
空间利用率……后驱的代价。
车机系统,唉。
33英寸大屏,分辨率高,色彩艳。
但系统逻辑……一言难尽。
苹果用户?CarPlay丝滑。
安卓用户?抱歉,只能蓝牙投屏。
连基本的导航投屏都费劲。
智能化?L2级辅助驾驶有,但没NOA,没高速领航。
你想要自动变道、自动超车?
梦里啥都有。
品牌力呢?
在4S店,销售说:我们不输BBA。
可客户问的第一句总是:能便宜多少?
BBA是身份象征。
凯迪拉克?是懂车人的选择。
小众,但骄傲。
油耗实测9.8L/百公里。
城市堵车。
不开节能模式。
这个数字合理吗?
比前驱车高。
但想想,2.0T+后驱+整备质量1.7吨。
它没理由省油。
你能接受吗?
如果你在乎驾驶,能。
如果你只图省钱,去选混动吧。
它能撑起美系最后的尊严吗?
美系车这几年,存在感在下降。
福特淡出,雪佛兰下沉,道奇小众。
只剩凯迪拉克还在豪华阵营死磕。
CT5,就是它的主力。
不是靠情怀。
是靠后驱,靠MRC,靠那种不妥协的驾驶质感。
你在乎这些吗?
当你每天通勤两小时。
当你的车只是代步工具。
也许不重要。
但某个清晨,你独自上路。
阳光洒在中控屏上。
音响放着老歌。
你踩下油门,车尾微微一沉。
方向盘传来细微震动。
那一刻,你觉得……这车活着。
它不是最快的。
不是最智能的。
也不是最宽敞的。
但它最像一台“车”。
纯粹,直接,有脾气。
在这个电动化、智能化、人人谈“生态”的时代。
CT5像一个逆行者。
它不跟你聊自动驾驶。
不跟你吹续航里程。
它只说:来,握紧方向盘。
路在前面。
你会选择它吗?
如果你还相信驾驶的意义。
如果你还想感受车轮与地面的对话。
答案……已经在你心里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