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又出两张王牌!雷军闷声干大事!

说到雷军,很多人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永不下线的流量王”,但最近这位走到哪都自带热搜的“科技圈带货王”,居然突然沉寂了。

社交媒体上少了他的身影,新闻里也不见他高调发声,仿佛一夜之间从全网焦点变成了隐身大佬。

小米汽车又出两张王牌!雷军闷声干大事!-有驾

你说他是累了?还是觉得小米汽车的热度该降一降?其实这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安静——雷军的风格一直是,闷声干大事。

小米SU7和YU7上市那阵,雷军真是把流量玩的明明白白:一场发布会全网刷屏,甚至一个小小的“纸巾盒”都能冲上热搜。

等到SU7高速事故、退车风波、纸巾盒“过度包装”等负面新闻出现,雷军也会主动降温,及时踩一脚刹车。毕竟流量是把双刃剑,火得太猛,难免招黑。

YU7一上市,产能直接被订单榨干,消费者排队一年多才能提车,这会儿雷军低调一点,也算是给团队和市场喘口气。可你要是以为雷军真闲着,那就低估他了。

最近有汽车大V放出小米新车谍照,瞬间又把大家的胃口吊起来。图片里第一款新车看起来比SU7、YU7都小,线条紧凑,定位大概率是A0级两厢小车或者溜背SUV。

小米汽车又出两张王牌!雷军闷声干大事!-有驾
小米汽车又出两张王牌!雷军闷声干大事!-有驾

来源:微博

网上已经有人猜测:这是不是小米要推15-20万区间的“入门爆款”?毕竟现在新能源市场下沉得很厉害,年轻家庭、小白领、大学生都想买个好看实用又不贵的电动车。小米如果能把价格压下去,绝对有潜力再收割一波新用户。

其实小米汽车一开始,就没打算只做高端。SU7、YU7的爆火说明小米的品牌号召力和产品力都在线。但这两款车主打20-30万价格带,目标用户还是有点门槛。

如果想真正“走量”,必须要有覆盖更广人群的产品——这款“小米神秘小车”很可能就是为此而生。想想当年小米手机也是这样:先用旗舰机型树口碑,然后靠性价比机型横扫市场。雷军的套路,向来是先造势再普及。

不过,这还只是小米新车计划的一半,更重磅的“王炸”,其实是另一款被曝光的增程SUV——传说中的小米YU9。

小米汽车又出两张王牌!雷军闷声干大事!-有驾
小米汽车又出两张王牌!雷军闷声干大事!-有驾

来源:微博

要知道,现在的新能源SUV市场,40万级大车已经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理想L9、问界M9、腾势N9,个个身价不菲,销量也很猛。小米如果能拿出一台比竞品便宜10万的旗舰增程SUV,空间比SU7/YU7大一圈,纯电续航超300公里,综合能跑1500公里左右,家庭用户、长途自驾、奶爸奶妈们分分钟心动。

你别说,雷军这波增程路线虽然起步晚,但也踩得够准。雷军就是懂得怎么拿捏中国家庭的心思:要大空间、要长续航、要性价比,品牌还要响。理想靠增程吃透了奶爸经济,问界M系列凭着华为加持风头正劲,小米这时候杀进来,避开纯电里程焦虑,直接补上自家短板。

不过说实话,现在的新能源大SUV市场卷得已经不像话了。理想、问界、腾势、蔚来、极氪,家家都能拿出一堆亮点配置。小米想要分蛋糕,光靠便宜和热度是不够的。

小米汽车又出两张王牌!雷军闷声干大事!-有驾
小米汽车又出两张王牌!雷军闷声干大事!-有驾
小米汽车又出两张王牌!雷军闷声干大事!-有驾

在小米工厂做测试的YU9伪装车 来源:什么值得买

好在小米本身就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还有生态联动的优势——想想家里手机、手表、空调、音箱、扫地机全都能和车打通,科技圈的“全家桶”就出来了。消费者买小米汽车,除了买车,还买了个“智能家居+移动终端”一条龙服务,这体验别家还真给不了。

其实,这几年小米的打法一直很有章法。先是SU7用极致性能的轿跑树立科技形象,YU7再通过 SUV 切入更主流的家庭用户市场;接着布局更亲民的入门车型,彻底打开量级;最后再用旗舰增程SUV冲击高端市场,实现品牌全面覆盖。

这不就是当年小米手机的“爆款+性价比+旗舰”三板斧吗?先用极致性价比和花式营销打出名声,再靠产品力和服务力吃下市场,然后用技术和品牌稳住地盘。一步步扩张,最终成了行业新规则的制定者。雷军这套打法,真是熟练得像开挂一样。

你说雷军为什么能一直玩得转?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他懂得怎么用流量,但又不会让自己被流量绑架。他可以在发布会上一句“Are you OK”刷爆全网,也可以在关键时刻收敛锋芒,低调蓄力。你以为他在休息,其实是在为下一波爆发做准备。每次等到行业以为小米安静了,结果一出手又是“核弹级产品”炸场。

现在小米汽车的市值已经高达1.5万亿港元,在中国车企里独占鳌头,在全球市场也能和特斯拉、丰田掰手腕。股价暴涨、产能全开、订单爆棚,整个行业都在盯着小米接下来怎么走。

小米汽车又出两张王牌!雷军闷声干大事!-有驾

但小米汽车也并不是高枕无忧了,新能源市场瞬息万变,补贴政策、智能驾驶、供应链、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让企业“翻车”。小米汽车这两年正面临产能爬坡、用户口碑、服务体系搭建等多重考验。

尤其是增程技术、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这些核心能力,还得持续投入、不断升级。雷军和小米团队能不能把“爆款思维”延续到车圈,还要看产品落地和用户体验的最终反馈。

当然,雷军最大的底气,还是来自一群愿意为小米买单的“米粉”——十年如一日死忠,哪里有新品哪里有热评。每一场发布会都能变成全网狂欢,每一波新产品都能引发抢购潮。

你说这不是品牌积累的奇迹吗?现在连造车都能靠流量带节奏,小米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简直就是“科技界的国民品牌”。

小米汽车又出两张王牌!雷军闷声干大事!-有驾

来源:微博

至于有人问,如果明年小米的这两款新车同时上市,应该选哪一款?说实话,主要看你自己的需求。

要是预算够、家庭需求大,肯定优先考虑空间大、续航长、功能全的增程SUV;要是单身狗、刚毕业的小白领,15万-20万的小型纯电车也挺香。

对于现在的中国消费者来说,选车早就不是“买得起”就行,而是“买得值”“买得爽”。雷军造车,最懂这种“值”和“爽”。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